目前分類:殷正之語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很多人動輒喜歡以「因果」解釋任何事情,卻反而害了因果的真諦!譬如今世被怎樣,就是前世對人怎樣,這根本就是「凡事因果派」(凡事都用因果去解釋)的胡言亂語,什麼前世欠了十兩,所以此世被騙了二十兩,多的十兩是利息。(既然前世是「欠」,這輩子就是「還」,怎會是用「騙」、「壓榨」等不法方式取得呢?)

我的經驗裡,很多因果或業障的產生不是誰對誰錯的道德作為,而是心理的「執」!某甲因「貪執」而騙了某乙十兩,某乙因而起了「怨執」,理應某乙是受害者,可「合法」索賠(現世司法不能還,天地因果也會還),但因某乙也起了執,便用不當手法索取,某甲因而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如此冤冤相報!

「凡事因果派」不宜妄發議論,說什麼少女被強姦是因為前世她強姦別人;什麼可以領「黑旗」前來合法報復(縱容私刑,那還需要天理與王法嗎?),一派胡言!就佛教來說,一切都是因為「執」才引發不可自拔,老天真有一個算盤整天計算人人的功果,再加循環利息計算,並隨時按新頒佈道德法則做會計調整嗎?就一個「執」字了得!

就這個「執」決定是要向上提升還是往下沉淪,就是這個執,看你是要放下(交給因果)還是繼續扛著!

 

 

文章出處http://blog.udn.com/frankbud/5356887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你說這個人是冤親債主,他就是冤親債主

        唯心識定的思想——觀察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的世界所變現出來的。說:你不要觀察外在世界,你外在世界是你內心變現的,所以你只要觀察你內心,你就知道你未來是怎麼樣。你調整你的內心,你就能夠掌握你的未來。所以這時候向內觀察生命的緣起,他就不再攀緣了!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我們簡單講一下:
        第一個、他觀察唯識所現,就是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力,它會如實的什麼叫如實?它也不會增加,可也不會減少,它不增不減的把你的業力表現出來。你今生會跟誰做朋友,會跟誰做夫妻,會跟誰做子女,這個就是唯識所現,過去的業力變現出來。
        第二個、唯識所住,這個地方是個問題!你若是選擇住在這個事相,那你就被它所轉了,你今生就失去了主動權,那就被業力牽著走了,你今生就完了!第二個你安住真理,用道理來觀察,那你就不同了,那得自在了。
       第三個、唯識所變,當我們心中唯識所現,而開始唯識所住的時候,生命就變化──你怎麼住,它就怎麼變化。
       有一個小學老師,帶著他的班上同學,到郊外去遠足。他帶著同學到一個大石頭,看到這個前面石頭上面有一堆的雪,慢慢融化了,這個老師就做機會教育啦,他就問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雪融化以後會變成什麼嗎?同學說:雪融化就變成水啊!大部分同學是這樣回答的。
        但其中有一個同學說:老師啊!不對,雪融化的時候,春天就要來臨了。結果這個同學變成一代的禪師,其他人是一個醫生啊、工程師。因為:你說雪融化了變成水,那你這個人是住在事相,你是用事相來思考事情的。一個人住在事相上,那你是向外攀緣,這是很危險啊。雪代表是冬天,那麼融化了,表示春天要到了,他是用道理在思考事情。一個人從事相來思考事情,你的生命障礙會比較多,你很難得自在。因為我們不可能前生全部造善業啊!那你的生命就是這樣子起起伏伏嘛!所以唯識所現的關鍵,是在二個唯識所住,你住在什麼情況——生命就產生變化。
        你說,好!生命當中你說它是逆境,那它對你就是壓力;你認為這個是考驗,它變成一種增上的動力。阿賴耶識要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件事我做不了主,他要把什麼人丟出來跟我相遇,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部分我們不要去操心,因為你也管不了,阿賴耶識不聽你招呼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它丟出來以後,你怎麼去面對?你怎麼去想像?安立名言,這個就是你能夠作主的。你認為說,這個人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就變成你的冤親債主;你說,他是你的善知識,他就扮演你的善知識,你可以試試看。我們心中的住很重要─你住在一個道理的思惟,它這個相狀就變成一種增上的力量;你住在一個事相,它就變成一種障礙。所以:你說這個生命到底是障礙?還是一個考驗?就看你怎麼去住、去想像。所以這唯心識觀就是說,生命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阿賴耶識它如實的變現因緣果報;第二個、你第六意識的想像,你安立什麼樣的名言,這個因緣又產生一定的變化,它可能是你的生命中的動力,也可能是你生命中的障礙,就看你怎麼想。(注:節錄自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講記》)


一個人經常生起負面的想法,其實是你自己在傷害自己!

       第二、相隨心轉
       重點是在這裡,這個可以改變,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了。
       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去造一個業,這個時候你的想法就很重要,你要培養一個正確不顛倒的想法。
       相隨心轉(現在未來)造作業力(而生其心)
       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八識規矩頌》─
       當第六意識在面對果報的時候,它情緒的變化是很複雜的。怎麼複雜呢?
       性界受三恒轉易,三性是講善性、惡性、無記性;或者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時候是講苦受、樂受、舍受,這個是不斷變化的,在變化當中,有時候是跟根本煩惱相應,有時候跟隨煩惱相應,有時候到了佛堂又生起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它這樣的變化,對我們的身口二業產生了引導的作用,你看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它的情緒不但變化,等到它力量大的時候,它會驅動你的身體、驅動你的嘴巴去講話,最後造了引業跟滿業。
        引業就是強大的業力,會影響總報的;滿業就是薄弱的業力,會影響別報的,那麼就創造一個來生的果報。
        所以這個地方你的思想是很重要的,你第六意識的情緒變化,會帶動你的身口去造業,而這個業又會影響到未來
        思想跟果報的互動關係,如第二個偈頌:
        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
                   ─《攝大乘論》─
        名是指名言,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想法;這個事就是你外在的果報。我們的果報會影響我們的想法,想法也會影響我們的果報,這二個是互相影響的,這樣的性質,身為一個菩薩應該好好的去體會。
        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作用——在這個名言跟外境當中,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唯量及唯假,每一件事情是無自性的,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量、什麼樣的想法,它就會產生一個不同的作用。
        這個果報到底是傷害你?還是變成幫助你?
        果報本身是不能決定的,是你的想法決定的。
        比如說:你這個人身體多病,我們只能夠說多病是痛苦的果報,但是我們不能說生病就障你的道,那是你自己認為的。
        病痛叫做痛苦的果報,但是它不是障道。
        蕅益大師說:你對病痛產生正確的想法,它可以是一個正面的力量。你看——消滅我們的妄想,增長我們苦、空、無常、無我的觀門。
        你為什麼知道無常呢?因為生病,你就知道人生不能久住,來生不能再輪回下去。
        所以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看我們無始劫來,結了很多很多的善緣,也結了很多很多的惡緣,這個是不能改變的。佛法講改變,很多人總是覺得改變改變......
       ——是改變你的想法。
       講實在話,你把每一個人都當善知識:你把你的親屬當善知識,他給我鼓勵給我信心;你把你的冤家當善知識,他刺激我、讓我進步,增加我的忍辱波羅蜜。
       你把每一個人都當善知識,他果然扮演善知識,每一個人都在幫助你修行;你把每一個人都當惡知識,每一個人都在傷害你。
        這是事實,很奇怪!
        其實這個果報出現的時候,《唯識學》說它是無記性的,它是非善、非惡的。
         那怎麼會變成善惡呢?
         你自己想出來的嘛!
         所以一個人經常生起負面的想法,其實是你自己在傷害自己。
         說實在話,沒有人在傷害你,因為阿賴耶識只是如實的把果報現出來,誰知道你會這樣子想呢?
         你跟果報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會影響你去造業。


你想什麼,就和什麼感應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老和尚,他在房間參禪,老和尚是住在寺廟一個閉關的地方。老和尚在閉關的時候,他中午都會下來吃飯,後來有幾天他都沒下來吃飯。方丈和尚就覺得很奇怪,就派一個侍者去問:您老人家這幾天怎麼都沒下來吃飯?老和尚說:我這段時間功夫相應,天人送供養給我,所以我就不需要下去吃飯。  
  這方丈和尚他當然是學過教理,他說:這樣子你心中還是有所住,你的心還是住在三界的因緣,你想想看,天人會給你應供,那表示你的心還是跟他感應。修行的老和尚一聽到以後,他馬上覺醒,繼續用功,第二天他就乖乖下來吃飯。後來方丈和尚說:恭喜你啊!你突破了。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  
  整個月光童子kong注:《楞嚴經月光童子水大圓通章》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複,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刹,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于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雲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即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複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于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的公案,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們的心地法門,我們這一念心是通十法界的,你今天心裡面想什麼,你的心就跟誰感應,你不斷的思惟佛陀,你的心就進入佛陀的功德,就沾染佛陀的氣份,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你一天到晚去想一些比較黑暗的東西,你就很容易跟鬼神感應,你看有些人他動不動就被鬼神干擾。其實除了你的業力以外,你的心你要注意,因為你那一念心一動,那就是十法界,往十法界看往哪裡跑。  
  所以我們的心,要多思惟佛功德,而且我們在人生當中,記得一個觀念,儘量思惟光明面,要往好的地方想。你經常想不好的東西,你經常說你會下地獄,你就很容易跟那個感應道交。  
  曾經有這麼一個公案說:有一個人在黑暗當中,踩到一隻蛤蟆。但是那不是一隻蛤蟆,那根本就是一團東西而已,但他認為他踩到了蛤蟆,他老是覺得他會墮三惡道,結果果然觸動他過去的罪業而墮落三惡道。因為你經常思惟黑暗面,你就很容易把過去的業障把它帶動出來。
  我們的心,心與佛合,心於道合,我們過去所造的業,這一部份我們沒辦法控制,但是你要經常作光明想,作功德想,你的心境會決定你的處境。這地方要注意,你看月光童子他不斷的思惟水、水、水,結果他的色身相就變成水,跟水相應,然後他不斷的思惟真如,到最後他連水也消失,他就跟真如相應。所以你心中怎麼想,你的生命就往那個方向走,一切唯心造。(淨界法師)

 

 

 

文章出處http://kong2011bd.blog.163.com/blog/static/21003711920143228437409/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居士在丈夫的陪同下來到寺院,訴說自己被鬼跟著,壓得身上很難受,晚上從來不敢一個人在家,丈夫在單位值夜班時,就只好把婆婆叫來陪著自己。

清淨問誰說她被鬼跟著,居士說是因為看了一個東北*老師講的光碟,自己感覺出來的。清淨說:“鬼很忙,哪有空跟著你,你沒錢,也不當官,又沒什麼便宜賺,人家跟著你幹什麼?”居士說:“我過去造過殺業,說不定是冤親債主來討債呢。”

清淨講了一個《杯弓蛇影》的故事:

從前有個做官的人叫樂廣。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裡來聊天兒。有一段時間,他的朋友一直沒有露面。樂廣十分惦念,就登門拜望。只見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臉色蠟黃。樂廣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問他的病是怎麼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說。經過再三追問,朋友才說:“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見酒杯裡有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遊動。當時噁心極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勸飲,出於禮貌,不好拒絕樂廣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願的飲下了酒。從此以後,心裡就總是覺得肚子裡有條小蛇在亂竄,想要嘔吐,什麼東西也吃不下去。到現在病了快半個月了。”樂廣心生疑惑,酒杯裡怎麼會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回到家中,他在殿內裡踱步,分析原因。他看見牆上桂著一張青漆紅紋的雕弓,靈機一動:是不是這張雕弓在搗鬼?於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動了幾個位置,終於看見那張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隨著酒液的晃動,真象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遊動。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樂廣馬上用轎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請他仍舊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舊用上次的酒杯為他斟了滿滿一杯酒,問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麼東西?”那個朋友低頭一看,立刻驚叫起來:“蛇!蛇!又是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樂廣哈哈大笑,指著壁上的雕弓說:“您抬頭看看,那是什麼?”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頓時覺得渾身輕鬆,心病也全消了。

因緣果報和六道輪回是佛教的基本理念。佛教認為,因果律是自然法則。宇宙各種事物在生成變化之過程中,皆有其因果作用,此一定理,可以包括物質現象和人類為謀求生存福樂而作的一切行為活動,其範圍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物質的因果;作善受福,作惡受殃,是行為的因果。所謂因果律,在物理學中表現為“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佛教所說的“冤親債主”,是指我們的行為活動對其他生命所產生的作用,在反彈回來之後所產生的力量的“人格化”描述,屬對應初級學佛的方便表述,並非特指有一個具體的生命體跟隨討債索命。例如:我們一拳打在牆上,牆體的反作用力會讓我們的手產生劇痛,如果打得重,甚至會造成我們手臂骨折。數月後,我們的手可能還會疼痛,這只能說明我們拳頭和牆體產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造成的影響深遠巨大,而不是說“牆體的鬼魂”跟著我們報復了這數月。

我們與其他生命所發生的行為關係在具體行為結束時,即停止對撞,但行為所產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卻在自然法則中相續。傷害他人,會得到傷害;關懷別人,會獲得關懷。“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任何一個懂得因果道理或者禪定功夫到位的人,都可以通過某人所受的果報,大致推究或者觀想出此人的業因。這便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刑警可以根據蛛絲馬跡找出真凶一般。

“鬼道眾生”在六道中代表了“苦難、貧窮、愚癡、牢獄、失去自由”的生命群,與人類處在完全不同的維次空間。我們所受的善惡果報,是由因果法則來完成,而不是鬼神自行復仇的結果。我們應深信因果,念佛誦經,懺惡修善,改變業因,化解冤業。絕不能聽信外道神棍別有用心的迷信論調,誤認為鬼道眾生“神通廣大,無所不能,自由來去,想報復誰就報復誰,想跟著誰就跟著誰”,導致自己疑神疑鬼,幻聽幻覺,誘發癔症,嚴重者甚至走火入魔,精神分裂。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由心想生”。學佛要正信,不要迷信。

本文轉自釋清淨法師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96334652_0_1.html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不明瞭真相,而從無明的立場運作時,一切我們所經驗到的,都受無明的制約。

我們將業行視作我而不是無我,每個經驗都與我有關,這就叫無明緣行。

覺知正法是覺知法的本來面目,事物如其本然地被認知,被看成「法」而非「我」。

 

巴利語Avijjapaccaya sankhara的意思是:無明制約了業的形成。換句話說,無明制約了五蘊所成的身與心。這話是說,當我們不明瞭真相而從無明的立場運作時,一切我們所經驗到的,或是作的、說的、感覺的,都受到無明的制約,無一例外。

      「我見」具有這般性質的盲點。當我們將業行視為「我」而不是「無我」,每件發生的事、所體驗到的事,都與有個「人」、「色身」的感覺有關,「我」成為一種認知,這就叫無明緣行。

      如果你能洞悉所有的因緣都歸於無常,所有的法都歸於「無我」,那麼覺知或明,真理或正法就會現前,而不是無明與業習。

覺知正法就是覺知法的本來面目,其餘的就會自然跟上,事事物物都如其本然地被認知,沒有絲毫扭曲:意識、五蘊和感官世界都被看成「法」而非「我」。

     你生命中的苦究竟是什麼?為何你會受苦?

     如果你探究的話,你一定會追溯到無明緣行這個環節。有種苦是自然生成的,譬如:饑餓、老化、生病,不過這些苦都堪受得了。沒有什麼我們承受不了的苦,生病、衰老與死亡一直是我們能夠忍受的,它並非真正的苦。

真正的苦是由「我見」及認真徹底地執取它而生的貪愛、瞋恚、與愚癡。這些我們創造出來的,包括對於不正見、偏見、成見的種種執著,及所有我們應當負責的憎惡,都可以追溯到無明緣行這一環節。

      只要仍然堅持處於無明的狀態,黏著於「我見」,我們就不可能期待事情會有太大的改善。或許藉由作個好人,我們可以稍微改善情況。可是只要對「我見」的執取還存在,無明煩惱就必然存在,連我們做的善事也都源自於無明,這樣的善是無法引導任何人出離苦惱的。

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我們會試著做一些好事,蠻以為自己可以告訴他人什麼對他們是好的。但最後,我們卻傷害他人,並且惹出一堆問題。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8580/category/%E9%98%BF%E5%A7%9C+%E8%98%87%E7%BE%8E%E5%A4%9A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無明出現時,它便左右了業行,業行又左右了識,識左右了色與心法,色與心法又左右了感官的基礎(六入),六入又左右了觸,觸又左右了受。

      當無明是主要的因緣時,其餘的全部都受了它的影響。在欲界,身心和「我」、「我所」拉上了關係,這便是我見。

婆羅門教中,印度人主張「自我」或「梵我」,獨一的我。相對的,當佛陀提到「我」的時候,它指的是在五蘊之上產生的執著,執著色、受、想、行、與識。對五蘊的執著(即無明)左右了業的造作,這些反而創造出了一個「我」的感覺

      「我見」的概念在一個人六到七歲時開始變強。你到學校去,開始競爭,開始比較,因此這強烈的自我感開始在你心中被控制。我記得我生命的前五六年,真是美妙極了。六歲或七歲之後,就急速地變壞。在這之前,沒有什麼我的感覺。
    
      在美國這樣的國家---那真是一個挺不錯的國家---「我」的觀念相當被強調。在這個國家當中沒有太高的智慧,個人主義可說是它的主要基調。「我是一個個體,我有我的權利,我可以隨心所欲,你不可以命令我,你以為你是誰?我跟你一樣行,別管我!」

高唱平等的美國人有極強的個人主義追求,想要成為一個具有魅人的個性、真正有個性、一個「好人」,這都是美國在個人層面上所重視的。

做個好人本身很好,沒有什麼不對,但是若以無明來左右「行」的話,它只會帶來痛苦。只要無明與我見仍然存在,這個「好人」一定得受苦。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受,受緣愛,受與愛連接上了。你會發現一旦陷入「我見」或「自我」的執著,接著而來的會是愛、取,與有的運作。

當無明現前時,你就不由自己地陷在這個模式中走不出來。因為無明影響每一件事---意識、感官、感官的對象以及感受。於是貪愛便生起了---「我要某個東西」、「我要快樂」、「我要變成什麼」、「我要除掉什麼」---這個「我要」。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8582/category/%E9%98%BF%E5%A7%9C+%E8%98%87%E7%BE%8E%E5%A4%9A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兆祥





不斷有朋友、讀者、聽眾相問:周先生究竟你信甚麼教?你有宗教信仰嗎?一直覺得很難解釋、不想回答,因為三言兩語道不盡箇中實情,反而往往引起誤會引起不快。凡是要介紹尚未流行的範式(paradigm),總是困難重重的,正如向老外解釋食物「濕寒熱毒」,還不簡單呢。


可以講的是「輕舟已過萬重山」,但旅途上的九曲十三彎不乏辛酸苦楚,而此刻仍繼續在尋道的路上,享受著過程的樂趣,並且非常感恩。


當年,唸大學前後,入修院不成,隱約有個意念:做神父過一生,也許太容易了,恐怕天主另有安排,要在我身上下更大的注碼。


後來不久即明白到,原來每個人都要創立自己的宗教,而且窮一生精力去不斷完善它。


信別人的宗教,就好像吃別人的藥,同一處方通常不會適合兩個人。 40 年下來碰到不少朋友,正是大受糊塗信別人的宗教所累,蠻可憐的;奈何緣份未到,他們只好繼續吃苦頭。


今天,人家問我「你信甚麼教?」的話,我會回答:「人生那麼短,哪有時間去想這個問題。」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佛陀、問耶穌,他們會怎樣回答?說不定他們也有這個想法。


宗教是後人搞出來的「必需之惡」,往往跟教主在生時的精神相距十萬八千里。教主在自己的處境中找到了開悟、解說、超越的法門,跟有緣人分享一些心得,只此而已--


記得有個故事說某師傅與眾徒弟共飯,席間師傅忽然將桌上剛吃過的碎魚骨放到自己那碗飯裡,於是眾徒弟也照樣做,師傅又將一碟碟菜的汁倒入碗中,煞有介事地用手將飯、骨、汁混和,眾徒弟面面相覷、百思不得其解,也一個個模仿師傅的手勢照做了,下一步,師傅將兩匙羹的湯倒入飯中,大家又照做了,此時師傅心愛的花貓跳進師傅懷中,他將調理好的魚骨飯餵進牠口裡,眾徒弟一時不禁失笑,尷尬不已。


許多宗教都是模仿教主做當年對他有用但今天對大家毫無意義的事,還煞有介事地訂為禮儀,藉此賺取供養。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1003215/index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皇寶懺」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作的。緣起是皇后郗氏在往生後的數月,有一天梁武帝正要就寢時,聽聞外面有騷亂的聲音,於是出去一看,竟然是一條大蟒蛇,而且睜大眼睛望著他。這時候武帝大驚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對蛇說:「朕的宮殿嚴警,不是你們蛇所生之地,想必定你一定是妖孽。」蛇於是對武帝說:「我是你的皇后郗氏,妾因為生前喜歡爭寵,而常懷瞋心及嫉妒心,性情慘毒,損物害人,所以死後墮入蛇身。現在沒有飲食可吃,又沒有洞穴可以庇身,而且每一片鱗甲中有許多蟲在咬,真是痛苦萬分。由於深感皇帝平日對臣妾的厚愛,所以才敢顯現醜陋的形貌在您的面前,希望能祈求一些功德,脫離蟒蛇之身。」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武帝將這個情形告訴誌公禪師,禪師對梁武帝說:「必須要禮佛懺悔才能洗滌罪業。」武帝於是請誌公禪師搜尋佛經,摘錄佛的名號,並且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總共寫成十卷。然後武帝就依照懺本為皇后禮拜懺悔,有一日,突然聞到異香遍滿室內,久久不散。武帝抬起頭來,看見有一個人,容儀端麗,對他說:「我是蟒蛇的後身,因為承蒙皇帝為我作功德,所以現在已經超生忉利天,今天特來致謝。」言畢就不見了。

從這樣的紀錄看起來,還真的是功德無量,神奇的不得了吧?但是,讓我們再看看佛門另一段最有名的「公案」,就是達摩祖師和梁武帝之間的對答 。西元527年,就是梁朝大通元年,菩提達摩從印度坐船來到中國。九月二十一日從廣州上岸,這時中國的梁武帝是個非常喜歡佛教的皇帝,十月一日,達摩受梁武帝之邀來到首都南京。
  

梁武帝問:「我自即位以來,供養佛僧,建造寺廟,抄寫佛經,這究竟有多大的功德?」

達摩說:「這根本沒有功德可言。你所說的只是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談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圓融純淨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

結果,梁武帝聽了非常不高興,就不願再和達摩談下去----

十月十九日,達摩自知與梁武帝法緣不合,就渡江到北魏去了。

之後,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終究沒有再理會梁武帝-------

想想看;如果連梁武帝一生崇信佛教,大舉供養佛僧,大肆建造寺廟,拼命抄寫佛經,自己還四度打算剃度出家,這樣都被達摩祖師認為「毫無功德」,那麼一個小小的「粱皇寶懺」又有什麼功德可言呢?

所以,如果,達摩祖師說的是真的(至少佛教界從來沒有人懷疑過達摩祖師這樣的說法吧?),那由於梁武帝為已故的皇后郗氏作了「粱皇寶懺」水陸法會,因此就能夠讓她脫去蛇身並且超生忉利天,那不只是神話,更是天大的謊話了。

當然在佛教中,類似這樣自相矛盾的事還多著呢,只不過,這事的重點在於如果連「粱皇寶懺」法會的本身都是謊話時,現今各地寺廟公開標價出售「總功德主」、「副功德主」、「壇主」、「副壇主」的作法, 試想又會有什麼「功德」呢?

我們來看看中國正史中對梁武帝的記載:

南朝時期,佛教鼎盛,信佛之風彌漫全國,由於戰爭頻仍,災禍、死亡隨時會降臨到人們頭上,人們惶惶不可終日。而佛教的因果報應之說,使人們得到慰藉,於是迅速傳播開來。梁武帝蕭衍在襄陽初起兵的時候,曾默許部下毀銅佛以鑄錢。但他稱帝之後,卻崇佛不移了。於是,大造寺廟、誦經許願之風席捲大江南北,佛教的傳播出現了空前盛況。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漢相蕭何二十四代孫。于西元502年代齊而立,建立梁朝。梁武帝原來信奉道教,但稱帝三年後,便下詔宣佈自己舍道事佛。並要求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等一起信奉佛教。從此,梁武帝遵照在家居士的戒律修行,禮佛頌經,吃素念佛,廣建佛寺,優待僧人,敕僧譯編佛教典籍。在其大力倡導之下,南朝佛教很快達到極盛,僅京城建康一處,寺院就多達五百餘所,僧尼十萬餘人。他親自敕建的寺院就有大愛敬、智度、光宇、解脫、開善、同泰等等。唐朝詩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形象地描繪出南朝佛教的盛況。梁武帝本人也因大力弘揚佛法,『以佛化治國』,而被稱為:「皇帝菩薩」。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曾四次捨身同泰寺的故事。

同泰寺建于大通元年(西元527年),梁武帝幾乎每天早晚都要去該寺禮佛誦經,給全國臣民消災祝福。有一天他到同泰寺後沒有回宮。他對隨從說,他已決定捨身為僧,不打算再當皇帝了。可是國不可一日無主,群臣只好天天去寺裏懇求武帝回宮。結果梁武帝僅在寺院住了四天,便在大臣們的苦苦哀求下,回到了皇宮。

二年後,梁武帝第二次到同泰寺捨身事佛。按當時的風俗,只有用金錢才能贖身。大臣們集資一億錢,替武帝贖了身。

第三次是在西元546年,八十三歲的梁武帝再一次捨身。這一次更苦,他連自己、宮人、國土都佈施出去了,這一次大臣們用了兩億錢才把武帝贖了回來。

過了一年,也就是西元547年,梁武帝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捨身同泰寺。這一次他出家時間最長,共37天,文武大臣依例又用一億錢把他贖了出來。

據說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年),高僧寶志死後,梁武帝曾出20萬枚銅錢買下寶林寺前的獨龍阜埋葬他,還建了開善寺,墓上建有一座五層寶塔,塔頂嵌有從國外進口的無價琉璃珠寶,所以又名『玩珠塔』。527年,梁武帝在雞籠山創建同泰寺,並將寺的南門正對著宮城的北門,出入非常方便。寺裏共有六座大殿,十餘座小殿和佛堂,還有七層的大佛閣和九層的寶塔,供奉著非常壯麗的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等。據記載,這時僅京城建康周圍地區就有寺廟七百多所,後來有名可考的有226座之多,僧尼多達10萬。全國人口中,寺廟僧尼幾乎占了一半。他們不輸租、不納稅。此外,還有一大批養肥了的寺院地主和皇族世家,造成百姓的沈重負擔,把國家弄得山窮水盡。

這時,權臣侯景與蕭正德勾結乘機起兵,攻破台城,史稱『侯景之亂』。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被破時,侯景縱兵掠婦女珍寶,殘殺百姓。八十六歲的蕭衍被囚禁於台城淨居殿,據說,梁武帝病中嘴裏發苦,想吃蜜糖,侯景拒絕供應,蕭衍口喊「荷荷」而死。這就是梁武帝餓死台城的故事。

即使當時的史籍裡也記載了對於梁朝時代舉國迷信佛教的描述:
  『……家家齋戒,人人懺禮,不務農桑,空談彼岸。……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則皆畜養女,皆不貫人籍,天下戶口幾亡其半。而僧尼皆非法,養女皆服羅紈。』

這樣的描述不僅讓我們感到非常熟悉,不正是我們台灣的現況嗎;不僅同樣有著政治勢力對峙的情形,台灣民眾對於宗教的耽迷以及寺廟的窮極宏麗,各地辦法會次數的頻仍,規模之盛大,花費的驚人,即使在戶口上肯定也有類似的情形,因為台灣空有很好的戶籍制度,但是,有警察會去寺廟裡清查戶口嗎?如果真的有不識時務的警察敢去一些大廟裡徹底清查,保證可以找到一大堆失蹤人口;

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照規定,離家外出旅遊,住在飯店旅館都需要報臨時戶口,那麼幾年前在中部某大廟「突然」被偷偷摸摸剃度,又被窩藏起來的年輕僧尼,怎麼可能會讓一大群家長因為遍尋無著,找的呼天搶地,叫罵抗議呢,只要到所屬轄區的派出所查一下臨時戶口申報單,就知道有沒有藏身其中了,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答案不正和梁武帝時代一樣,因為這些寺廟裡的僧尼是根本不用去理會國法的,而警察單位明明知道有這種情形,也不敢去管,不能去管,否則不只是會被抨擊是干涉宗教自由,甚至還有可能被當成不識時務的祭品,因為別說小小的警員,連警政署長、法務部長、司法院長或者總統遇見這些佛教的大師都還要雙手合十,甚至為了選票,還要去頂禮請益呢?

但是,以古鑑今,梁武帝的例子不正好給了現今狂熱過度的社會風氣一記當頭棒喝嗎?如果台灣的社會大眾不能記取這樣的教訓,歷史的悲劇是會一再重演的。

至於「功德」--------梁武帝得到的「福報」是活活餓死!

那麼現今這些肯出一百萬,數十萬白花花鈔票的「總功德主」、「副功德主」、「壇主」、「副壇主」又會得到什麼樣的「福報」呢?』

-文章選自給孤獨林-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世間其他的一切事物一樣,感情只有在「因(付出的一方)緣(被關愛的一方)和合」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這是鐵定的事實。只有在我們和所關愛的對象有所接觸時,才會產生「感情」這種作用。


也許是在我們的腦海裡認識對方的影像時---我的「心」和他的「形象」接觸到了!也可能是在和對方見面時我的「視覺」和他的「相貌」接觸到了;或者是在聽到對方的聲音時我的「聽覺」和他的「聲音」接觸到了。總之,還是一句老話:就是當我們內具的思想和感官及感覺作用接觸到作為「外境」的對方時,方才有「感情」這種「產物」。



因此,無可避免的,作為一種因緣和合的「產物」,感情亦如其他事物一般,具有無常、變異的特性。這意味著,如果不能明白「感情」是無常、變易的事物,卻強要認為它是「常」而不變的,並且還以此為依據,緊緊地抓住這種觀念,想要使它變成事實使「感情」由「無常」變為「常」,那無異是自討苦吃的幻想!


然而這也並非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所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相互依存的關係、責任和義務,跑到深山野林中去藏躲起來,或者裝聾作啞,無視他人的疾苦,作一個自我封閉,對一切不聞不問的「活死人」。


雖然,我們可以將這種行為美其名為「不去執著無常的感情,以免自己及他人因為這種執著而生起痛苦」,甚至冠冕堂皇地宣布:「這是因為對無常有了深切的認識,才具有的大智慧。」說到底,卻只不過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愚痴暗昧的幼稚行為!



無常的現象起因於萬物為因緣和合的事實。人是群體生活的「社會性」動物,即使是遠離了人煙,躲入山林,也不能免除對其他事物的依靠而獨一生存。換句話說,也還是必須有「地方」可住、有「食物」可吃 ...... 對人久了,會產生感情;對一個地方久了,難道就不會產生依戀?這樣子的躲法,要躲到那裡去才可能免於與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產生聯繫?



我們說過:感情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聯繫,人際間的一種自然「產物」;感情實在並非製造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生起在於「執著」--- 一種期望永遠保留這種「聯繫」,使它「持續不變」的愚痴。這種執著起因於不認識世間無常的真相;一個真正認識無常、變易的法則的人,將會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理智,提醒自己不要陷入這種執著之中。



談到這裡,如果你要學會如何在無常中從容相愛的話,你至少必須具有這個概念:
感情是鐵定會改變的,但是這種「會改變」並不代表絕望,並非意味著你便有可能逃避或放棄。這正有如水會流動,並不代表在水面上航行的船隻一定會翻,因此不敢在水面上行船。



你需要做的是:學會駕駛船隻(感情),懂得在什麼情況之下,應該駛向那一個方向:如何掌舵,或者,如何划漿。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587451/index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顯如法師

佛法的基本目的是要對治或消除人的煩惱,但是要消除煩惱之前,要先發覺煩惱在哪裡?你要是無法發覺你的問題、你的煩惱在哪裡,你要如何對症下藥呢?

所以,要消除煩惱就要針對根源,也就是自己面對自己,發覺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才有辦法進一步來解決問題。

一般都這樣認為,同時也是目前流行的觀念,就是:你的煩惱就是業障啊!要消業障啊!

其實按照我的理解,佛陀在世的時候他教育弟子,並非就是教導他們要懺悔業障,而是直接觀察自己的煩惱在哪裡進一步來對治煩惱。並不是說:你過去的業障很重啊!要懺悔業障啊!不是如此的。

因為這種業障就是你的煩惱沒有袪除,你只是懺悔,但是你的無明還在。

你一方面懺悔一方面造業,所以變成在那裡循環,永遠沒有解決的時候。所以佛法的重點應該是針對自己、觀察自己的問題在哪裡?這是重點。不是說先懺悔。這是我的看法。

各人有各人的煩惱,一般說是貪、瞋、痴,要斷貪、瞋、痴,要如何斷?

各人貪、瞋、痴的內容不同,每個人都得要面對自己、面對自己貪、瞋、痴的內容才有辦法解決;不是只是喊口號,發願斷貪、瞋、痴而已。結果問你:「你的貪、瞋、痴在哪裡?」「不知道!」這就是未直接面對自己,許多人只知道要造福,造福就是種善因,以後會結善果。這只是得一些福報而已,無法根治自己的煩惱。在我看來這是極普遍的現象。

今天要講的就是「如何真正面對自己、認識自己」。

佛陀教導過一些法門,其中一個法門是「四念處」。四念處就是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因為四念處在中國佛教中被認為是小乘法,大家都要學大乘,小乘法便不受重視,反而最基本的修行方法卻忽略了。如果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的煩惱,其實是沒有分大小乘的必要。

「大乘」、「小乘」是在佛教歷史的發展中所產生的兩個名詞,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沒有什麼大乘、小乘之分,他只教導人們如何對治煩惱而已。

文章出處http://hk.myblog.yahoo.com/jw!b3am01KUEk.O74jrqQ--/article?mid=20693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悟(195)

  必需的「物質」,若不能取得滿足,您就難於提升「精神」!無法在俗世「造福」的人,就難於進入「道門」!「無能」而逃避俗務者,其即使「出家」,也無法「成佛」!眾生遲早與「佛」有緣,但是此時出家,未必是「善」!勸人「出家」者,多半無知!

  失去童年的「天真」,就會欺心而痛苦!失去無念的「寧靜」,就會失常而虛弱!失去心中的「愛」,就會孤寂而枯萎!失去生活的「歷鍊」,就會折福而遇難!失去生存的「意義」,就會落魄而折壽!您必須找回失落的「環節」,方能連接「正道」而美滿!

悟數者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錦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正在做什麼呢?他正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他在修行,並達致很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一般說般若波羅蜜多有深淺之分,但實際不應說有深淺,而應該說他能深入貫徹著般若波羅蜜多。能夠達致消除我們執著的,便稱為般若波羅蜜多。


當觀自在菩薩能夠貫徹著般若波羅蜜多時,他是怎樣的呢?他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所謂「照見」,即他真正能夠清清楚楚洞察得到「五蘊皆空」。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指我們的「身心」。


佛陀教示弟子修行,很多時候都選擇最接近自己、最易感覺得到、最能體會得到的東西來說明,他不會說到天外天、非想非非想處之事,或者說明這個世界是如何、宇宙是如何之事。他祇就眼前的事物來教示弟子,眼前最容易看到的,就是每個人自己的身和心。


所以在《雜阿含經》〈第一經〉即說:「色無常。」將自己身體來觀察,透過觀察身體,發覺身體不斷變化,無有固定,無固定即無常,無常即苦。


苦,不是說很痛苦,如被人刺兩刀那種痛苦,而是說身體不斷變化,一定會循著壞滅的方向進發,身體遲早會壞滅。今天不壞,明天不壞,十年不壞,二十年也不壞,但五百年後我們還存在嗎?即使軀殼存在,亦已經成為科學家在實驗室研究的對象了。


透過觀察身體,我們可以見到它在不斷變化,明白到它會壞滅。所以我們不應執著認為有這個固定的「自我」。不執著有這自我,明白無常,無常故苦,苦故非我,非我亦非我所。沒有這個「我」,又何來有我所擁有的東西呢!能夠這樣看,我們便可解除對身心的執取,於是「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皆空,就是身心皆空的意思,若按《金剛經》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五蘊皆非五蘊」。我們以為有一個五蘊,以為有一個身心,在般若經的角度來看,身心並非身心。我們以為它是身心,因為我們給它一個固定概念,其實這堆東西在不斷的變化。


這裏我們要強調因緣,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而已。


因緣的意思就是許多條件互相依待而能呈現事物的現象。現象是一直遷流、變化的。這變化的過程錯綜複雜,在過程之中我們會希望能吸收它、認識它,於是產生許多相對的概念而將它固定下來。由這些概念出現了對於我、你、他、各種事物、各種形象的認識。我們於是執著這些概念,煩惱便隨之而起。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629836/index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 N. Goenka

若言談舉止出於不淨之心,則痛苦亦步亦趨,如車輪緊隨於拖車牲口之足後。
若言談舉止出於純淨之心,則快樂如影隨形,須臾不離。

若是如此,那麼你必須知道什麼是心,而心又是如何作用的?藉由自己的修行練習,開始探究這個現象。隨著你的繼續進步,你會清楚知道心有四個主要的部份(心法四蘊)。

第一部份稱為 vibbana (識),可譯成識或意識。

所有的感覺器官像是死的,除非意識與之接觸,才會產生作用例如:如果你正全神貫注於一個景象,可能有聲音傳來,你卻沒有聽到,因為你所有的意識全在於眼睛。識這部分在心的作用是去認知,僅僅知道而不加以辨別。有聲音傳來接觸到耳朵,這時識就只注意到有聲音傳來的這個事實。

然後心的另一部份開始作用:sabba(想),判別、辨別。

有聲音傳來,你從過去的經驗與記憶中認出它:一種聲音...嗯...是稱讚的話語,好的;或者,一種聲音... 嗯...是辱罵的話語...不好的。依照你過去的經驗而做出好或壞的評斷。

立刻,心的第三部份開始作用:vedana(受),感受。

當聲音傳來,身體馬上就有感受,但當判別(想)作用認出它並作出評價,這感受就依著評價而變成愉悅或不愉悅。例如:聲音傳來...嗯...是讚美的話,太好了,而你馬上感覺到愉悅的感受遍佈全身。或者是聲音傳來...嗯...是辱罵的話語,太壞了,而你就全身感覺到不愉快的感受。感受在身上生起呈現,並由心感覺到;這個作用稱為vedana(受)感受。

然後心的第四部份開始作用:savkhara(行),習性反應行為。

有聲音傳來...嗯...是讚美的話...太好了...有愉悅的感受,於是你開始喜歡它:「這個讚美太妙了,我還要再聽!」或者是:有聲音傳來...嗯...是辱罵的話語...太壞了...有不愉悅的感受,並且你開始不喜歡它:「我不能忍受這種辱罵!停止它!」在每一個感覺器官的作用過程都相同:眼、耳、鼻、舌、身。

同樣地,當一個念頭或想法接觸到你的心,依同樣的方式,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會在身上生起,而你就開始有了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這剎那的喜歡就發展成很強的貪愛,這不喜歡就發展成很強的瞋恨。而你............就開始纏結煩惱。

這是產生果報的真正種子,亦即會產生結果的行為:savkhara(行),心的習性反應行為。

每一剎那你都在持續不停地播種,不斷地以喜歡或不喜歡,貪愛或瞋恨來反應,並因而使自己煩惱痛苦。

文章出處http://hk.myblog.yahoo.com/jw!b3am01KUEk.O74jrqQ--/article?mid=22882&prev=23070&next=19970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在世時,眾比丘在雨季的第四個月縫製迦絺那衣(KATHINA)。
如縫好了只得一件袈裟,那麼眾比丘們會集合商量,
把那縫好了的袈裟, 贈送給一位他們認為品格、德行和素質極高的比丘,
或是送給一位剛好缺乏袈裟的比丘,
而那比丘並不一定是擁有最高輩份的僧伽。



佛陀的原意是要使所有的比丘,能避免產生自高自大的態度。




在縫製袈裟的那一日,眾比丘們不論輩份之高低,
都必須同心合力地幫助剪布、縫布,以及煮沸某種樹的主幹,
取用那汁液為染布的顏料。
大家都會忙於工作,因為縫製袈裟的整個過程,
是必須靠合作力才能完成的一項工作,
這也是佛陀所期望的團結之表現。


 

當時,縫製袈裟是僧伽們的事,跟在家人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現在的僧人用不著自己縫製袈裟了,守夏後,
一些善男信女會把迦絺那衣送到寺裡來。
目前泰國人布施迦絺那衣,已和當初有些離譜了。
在舉行布施迦絺那衣的那一天,有大吃大喝的場面,
而整個儀式和典禮的重點,不在於那袈裟,
而是在於那些善男信女們捐贈給寺院的那一筆款項。


 

佛教不正常的發展趨向,可比喻為一種毒瘤。




此毒瘤正在成長、擴展和蔓延,致使佛教難於步入康莊大道,
它以好幾百樣式的形態顯相,多的幾乎不能一一指出。



它是一種極危險和有害的滋長,因為,
它能漸漸地覆蓋和隱蔽佛法高尚和奧妙之特質,
把整個正確的佛教損形毀相了!


 

其結果之一,是思想的分裂,見解不一致,
進而促使很多大的或微不足道的宗派產生。
有一種支派,甚至借用印度教所崇拜的配偶女神濕婆,
公然及過份的提倡性欲,以性欲為解脫痛苦之妙方。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153909#article-supplement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翁文泉
人們習慣的認為,佛學否定現實人生,是消極虛無主義。

其實你真的下點功夫研究,就知道佛學不是虛無主義,當然也不是機械式的決定論,而是中道哲學,是一切哲學之母,孫中山先生就曾指出:佛學是哲學之母,馬克思主義的恩格斯在自然辨證法中寫道:辨證的思維──正因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為前提,只對人才是可能的,並且只對較高發展階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才是可能的,而完滿的發展則更晚得多,在近代哲學中才達到。孫中山先生在講佛學是哲學之母的同時,又指出提倡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而我認為佛學不僅是哲學之母,更應是科學之母。但科學和佛學的研究方法不同,科學是通過理論和實驗,獲得關於宇宙存在的真理,而佛陀是在禪定中領悟到宇宙存在的真理。前者是通過科學、分析、實驗的方法;只要你具備必要的科學知識和實驗條件,是可以重複的;後者是通過神秘、整體、感悟的方法,那是修鏈到一定層次以後,能部分或全部實證的。所實證的內容也決定修練者所達到的層次。

科學家在科學實踐中,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涉及到宗教思想。牛頓在研究開普勒定律的基礎上,發明了經典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然而他卻對宇宙運動之因,困惑不解,於是認為宇宙中,定存在著一個超自然的力,那是來自上帝的第一推動力,牛頓不自覺的用邏輯來推理,並不是科學論斷,因此有人說牛頓陷入唯心主義的泥坑裡。

愛因斯坦是在他的科學創造中,貫穿科學思維,自覺地悟到沒有宗教的科學是拐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

下面分五點來論述愛因斯坦的科學思維與佛學的默契。

(一)相對論
相對論與愛因斯坦的名字聯在一起,它開創了現代物理學的先河,也是近代物理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愛因斯坦(和應弗爾德合著)在《物理學進化》一書中寫道:經典物理學介紹了兩種物質:質與能。第一種有重量,第二種是沒有重量的。在經典物理中有兩個守恆定律,一個是對於質的,另一個是對於能的。現代物理學已不保持兩種物質和兩個守恆定律的觀點了!根據相對論,在品質和能量之間沒有重要的區別,能量具有物質,品質代表能量。現在只用一個守恆定律,即品質──能量守恆定律。 這種新的觀點在物理進一步發展中已證明是成功的。又說:能之所以一直被認為沒有重量,無非是因為它的品質太小之故

這段話可用下式表示: E = MC2 E = C2 –M C2

  式中M為物質重量,M。為物質靜止品質,E為能量,E為核反應前後能量差,C為光速:30萬公里/秒。

此即是發明核能和核彈的理論基礎。原子能的產生是以物質的品質減少為代價的。

  論斷與佛學有什麼關係呢?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曾在愛氏身邊工作過,回國後見到《心經》中的這一段經文──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時。這位學者驚呼:這不是哲學上的相對論嗎?

但是《心經》這句經文所含概的內容,遠比相對論廣且深。《心經》所說的,不僅是,而且還包括一切能使人視力感覺到的東西,相當於物質的概念,但並非物質的現象。而是指事物的虛幻不實。謂一切事物、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因緣和合而生,無有自體,所以當體即是空。不僅如此,這句話還有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意為:受想行識皆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皆是空,空即受想行識。

在這段經文中,初說不異是說沒有兩樣,還是方便之說;後者即是是說就是一個,不能分的,是究竟的。

愛氏只用一個守恆定律,即品質──能量守恆定律而不用兩個守恆定律,這也是一種究竟的敘述。

  《心經》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在表法時,此句是有對治性的。因凡夫執有,所以對其說色不異空,聲聞、緣覺二乘執著空,故對其說空不異色。菩薩未曾會通不二,故對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總之是破他們的法見,倘明白法見也是本空,就了無掛礙了。

再將愛氏《相對論》和《心經》的文字時照一下,只要把改成色受想行識改成,即是十分對應了。

愛氏的後半身,把全部身心放在統一場論的研究上,這樣一來愛因斯坦的科學思想和心經又接近一步了。

(二)統一​​場論
在經典物理中,一般從物質而產生場,但現代物理學則認為物質只是人的錯覺,愛氏曰: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的,在這種新的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存在。也可以說,場是具有能量強度的空間,其中並無一物,如果說物質,那是形成於場,並唯有場是客觀存在的。

這就是統一場論便可作為色即是空的科學根據,也是《心經》的科學根據。

《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相之相皆因緣所成,無有自體,故皆虛妄不實。所謂真實之相,是無相的淨妙大相。大相無形,故眼不能見,諸法皆空,空而不空,真空妙有。

《統一場》應相應於佛學上的淨妙大相此相非空、非有也。

佛問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于意雲何?是微塵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這些微塵都沒有體性,本來是沒有的,假如它是實有,佛就不會叫它微塵多,不過是按一般眾生所見到的說微塵多,微塵本來是空,本來是妙有,所以不過是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微塵而已。按照這個道理來講,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本來是沒有的,只是個假名而已。如果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這個世界就變成真性。如果說連一合相也沒有實體,真性是真的,但也沒有一個實體,只勉強安上一個假名叫一合相而已。

一合相:一合者,合而為一,有如合講的整個。世界一合相,是指由微塵聚合而成的世界整體相狀。但是執著相的人,雖然聽說世界可以碎為微塵,但往往還以為雖然不是實有,然而它沒有碎的時候,它合為整體的樣子,明明是有的,實則不過是假名世界而已。

而統一場論,將證明這個世界,沒有物質的實有,而場是唯一的客觀存在。

愛因斯坦青年時,就以追求自然的統一性,作為精神的樂趣與歸宿,他說:從那些看來和直接可見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種複雜的現象中認識他們的統一性,那是一種壯麗的感覺,在科學道路上,對自然的和諧和統一的堅定信念和強烈情感,始終是鼓勵愛氏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他說:要是不相信世界的內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他又說:只要還沒有統一的場,對我們就沒有物理學,……他畢生精力追求統一,把世界統一於幾何,統一於數學……統一于人的自由創造,統一於宇宙精神,以致于統一於人的心思惟。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從愛氏的追求中,可以看到釋尊的靜默,當量子理論揭開基本粒子之謎,強烈震撼人類精神時,愛氏卻以其超乎尋常的超前意識,避開可能成為量子論巨人的研究前景,而契入更遙遠、更深刻的統一場的研究,這一令人難以理解也許永遠也不會人理解的超前,使愛氏離開了一切熱烈的科學話題,而沉入深刻的靜默之中,他那偉大的智慧與六十年前的沉寂至今如神話一般閃爍……,現代物理學始祖──愛氏,超越經典物理三維時空,並開創當代物理學之先河,而最終隱沒於宇宙大統一的沉思。

在愛氏的沉思中,人們也許不會忘記大覺者釋尊的微妙法音:

真如的精髓是什麼?是所有事物的統一整體,是包羅萬象的總體。

牛頓模式的世界觀──堅信自然是我的對立面,自我是征服者,是觀察的主體,然而量子理論對亞原子世界的揭示,使人們恍然大悟,在科學中沒有純粹的客觀,亞原子的運動,使人們無法準確地測出它存在的位置,除此,它的運動化隨觀察主體變化而變化,一個粒子也是一個宇宙,一個基本粒子變化規律也是宇宙的變化規律。

量子理論迫使人類從征服者的位置上跌下來。宇宙不是物質的集合,而是統一體中各部分之間相互關係的複雜網路,沒有一種孤立的物質,一切都是聯繫的,生命化的統一整體。

玻姆說:我們應該說,整個宇宙不可分割的量子性,相互關係是基本的實在,而有相對獨立行為的部分,僅僅是這個整體中特定的,偶然的形成。又說:整個宇宙不可分割的量子性相互關係,正如佛教大乘空宗所說的,空的意義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正是說宇宙萬事萬物只有在統一的聯繫中才有存在的意義,孤立事物本身其實一無所有。

佛學認為:一切生命,皆有佛性;萬事萬物,皆有法性。佛法同源。

科學家無法再扮演客觀公正的觀察者,而是捲入自己所觀察的物件中,人的存在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個整體的存在,自然不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而是與人的靈魂息息相通的生命。

恩格思也說:自然和精神的統一,自然不能無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

由於愛因斯坦的科學思維,遠超前於他的科學實踐。他幾乎耗盡了他後半生的精力去建立包括引力場和電磁場的統一理論,而取得實際意義的結果,在《物理學進化》一書相對論的結語中,愛氏卻換了一種口氣:相對論加強了場的概念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還不能建立一種純粹的物理學,對目前來說,我們仍然需要認定場與實物都一起存在。從而顯出偉大科學工作者的嚴肅性。

但是歷史不會辜負為真理而獻身的志士,冷落了幾十年的統一場論的思想,近年來正以新的形式顯示它不可估量的生命力,由於基本粒子物理學領域中,一系列新的實驗事實證實了溫伯格和薩拉姆於1967年獨立提出的弱相互作用(始中微子)和電磁力統一理論。人們正方興未艾地探索強相互作用(如原子核中質子間斥力的平衡)弱相互作用和電磁三種相互統一的所謂大統一理論,以及進一步包括(萬有)引力的所謂超統一理論。

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歷經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統一場論,愛因斯坦是把他生命的最後四十年專心致力於填補統一場論這個空白。我們相信符合宇宙規律的統一場論將最終能夠完成。

(三)愛氏的頓悟
愛因斯坦的童年,非但不是神童,還被看成是反應遲鈍的孩子,他三歲才開始說話。小學讀書時,老師認為他長大了不會有什麼出息,1900年,21歲的愛氏大學畢業時,同班的另三位同學都留校當助教,唯有他一畢業就失業了,經兩年失業之痛,到23歲在專利局找到一份工作。三年後,26歲的愛氏從19053月到同年9月,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在理論物理三個不同的領域,四個方面,發表了五篇論文,它們是《關於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自發性的觀點》、《分子運動論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短短六個月內,在三個不同的科學領域作出四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就,這在歷史上沒有先例。他不在學術機關工作,完全靠業餘時間研究,又無名師指導,居然能齊頭並進地在理論物理學,三條各不相連的前沿戰線上,同時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這是科學史上的奇跡。

愛氏不是天才,他自謙自己沒有什麼特殊才能。那麼他創造奇跡的偉大智慧源於何處?用愛因斯坦自己的話可以回答:沒有宗教的科學是拐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

  我們來看愛氏的人生低谷處。

愛氏大學畢業後就失業,三年後,1902年到伯恩去,結識兩位愛好哲學的青年朋友,他們幾乎每晚都在一起學習和討論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這一活動堅持了三年,自稱為奧林比亞科學院,這三年中他們讀了不少哲學著作,其中有斯賓諾莎、休謨、彭加勒等人的代表作。這一活動,對愛氏的創造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使他把理論物理中出現的困難提到哲學和認識論高度來審查,使他有可能比同時代的物理學家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更​​深。

愛因斯坦一再把自己與馬克斯並列,說他們都體現猶太人傳統的一種對正義和理性的熱愛,他們都為社會正義的理想生活而自我犧牲。

愛氏經常宣稱,他信仰斯賓莎的上帝,斯賓沙所謂的上帝,馬克斯認為就是形而上學,他改裝了的脫離人的自然。愛氏還把斯賓沙的對神的理智的愛,奉為自己生活的最高目標,這裡所謂神的理智就是自然界的統一性和規律性。

愛氏的成就,特列是極短時間內能取得的科學成就,是無與輪比的,愛氏智慧源於何處?可以從大覺者釋迦牟尼佛身上找到。

釋尊通過六年的苦修(瑜伽),隨之先後入定七天和四十八天,通過這五十五天,釋尊大徹大悟。了悟宇宙人生真相。足足講了49年,而且還沒講完。用釋尊的話說,他沒有講過一個字。留下心傳──拈花現佛,若用當今的科學成就和佛學相比,那是少得很,甚至有人說是滄海一粟!

得大定者,不一定是禪定入坐多少天,若無心可惑,即是大定。得大定者,無動無靜,無得無失,無喜無瞋,本位不移,起應萬機,了知真相。

 

(四)不當總統
貫穿愛氏一生,他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很多朋友和他分道揚鑣,然而他對猶太複國主義事業的口頭支持,及時承認,在1950年他被推薦為以色列的總統,但是他謝絕​​了,他說他認為自己在政治上太天真。他說:方程對我而言更重要,因為政治是為當前,而方程卻是一種永恆的東西

  釋尊呢?當他出家前夕,直言不諱地對他父王淨飯王說:父王!請允許我出家,這茫茫紅塵不是我久留之地,我看世間一切虛幻無常,國家、江山、富貴甚至父母恩典,夫妻情愛,兒女天倫之樂,都是眼過雲煙,一閃即是。我若留戀這一切,我的生命也將轉瞬即逝,最後變成白骨一堆,人生如夢一事無成。釋尊拋妻別子,棄太子位和王位繼承者,毅然出家,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走向永恆。

愛氏和釋尊都為了留下一個永恆的東西,一個是生命的永恆。體現的精神都是偉大的。

(五)愛氏如何看人生、世界
愛氏如何看待人生和世界,這可從他給羅梭的悼詞來看:

1905
年,默默無聞的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五篇論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此文宣告了劃時代的相對論的誕生,但這篇論文結尾是光禿禿的,愛氏未提任何同行的工作,只是感謝專利審查員貝索的熱忱幫助。後來愛氏是這麼評價貝索的:貝索是最理解愛因斯坦的人全歐州都找不到比貝索更好的思想共鳴者。貝索於19553月病逝,愛氏的悼詞如下:現在,他又比我先行一步,離開了這個奇怪的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對於我們篤信物理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儘管這種幻覺有時還很頑固。

這有如下四點,與佛學是對應的:

人們執著於世界的實相,而愛氏認為是奇怪的世界;佛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本來沒有的,宇宙人生的一切有為,都像夢幻一樣虛妄,都像泡影一樣容易破滅,都像霧露一樣流轉不息,都像閃電一樣轉瞬即逝,應該像這樣來看待宇宙人生的一切啊。
逝世並不意味著什麼?恩格思說:我們總確信:物質在它的一切變化中永遠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種屬性都絕不會喪失,因此它在某個時候以鐵的必然毀滅,自已在地球上的最高無花朵──思惟著的精神,而在另外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又一定以同一種鐵的必然把它重新產生出來。
金剛經曰:如來說諸心,皆非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的不可得。為何呢?因過去的心是已起之心,已起之心過也;現有的心是正起之心,又不住,要無所住而生其心;未來之心,是當起之心,當起之心尚未來,當然了不可得。
然而我們凡夫對幻覺還很頑固,不能悟到《心經》中的: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名,亦無無名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因而沉輪,不得開悟、證道、得道。
  學佛要看破、放下。最主要的放下記憶,若真懂得三心不可得,自然放下記憶了。

愛氏把過去、現在、未來的區別,看成只不過是幻覺,則認識到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之本覺妙體與佛同體不二,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六)結語
愛氏也許沒有直接接觸過佛學,可又如何理解他的科學思想與佛學又那麼默契呢?下面試用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第一、對佛學的認識、理解,不在於文字,不能有文字相。佛陀講了四十九年,但曰:我一個字也沒講過,誰說我講過就是誹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不可說,不可說。更重要的是慧根,以例說明:

文盲的慧能,偶然聽人讀誦《金剛經》,當下開悟,到五祖弘忍的門下,當知神秀寫的偈語後,請人代筆寫下了他驚世的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於是弘忍將他叫去,專為他開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當下徹悟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佛理。弘忍將衣缽傳給他。慧能成為六祖,並留下他所述的《壇經》。這是中國人寫的唯一的佛經。

慧能一生只聽過一次講經,而且還是夜裡,所以慧能不可說是無師自通。

為什麼有此奇跡:惠能的慧根好;好在那裡,有人查得,上古時代慧能曾是大日如來金獅衛隊的名將士。

  佛的慧根呢?

又因佛教所講的是辯證的真理,以無所宗故,不應言是宗教;又以無所宗為宗故,不應言非宗教,非空非有,非有非空,乃佛教不立二邊中道之旨。佛教比其它宗教有更大的包容性。科學家不管其主觀上是否自覺,總是在哲學思想指導下進行研究,到相當層次後,與佛學相通,也就自然了。

  第二從科學角度看

隨著歐美在微觀方面的突破,目前已研究至微精神分析的階段,投入這個研究領域大多數是精神學家、醫學家、外科醫生、物理學家,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這個形式,這個物體,以及具有人的一切,包括人的一切行為僅僅是生命借這種形式做出的一種嘗試,他們通過大量的醫學論證,證悟出人的有為是一種假像,是受生命的無為支配。

代表這個領域的科學家是瑞士的方迪教授,他自上世紀卅年代就專職投入這個研究領域,1961年他應邀去中國,兩個月內跑遍大陸。他說:目前虛空的思想日益深入科學領域,它是《微精神分析學》的基礎。我什至覺得在中國的親身感受,使我最終確立了虛空的思想,人都是虛空-能量構成的,我們都來自虛空-能量,這一共同的來源。使那些至今仍死抱住所謂區別成為幻影。(愛氏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是多麼的一致!)

方教授《微精神分析學》一書中道出──通過大量分析觀察認識到:心理虛空隨著它的能壓變化而變化,這可以從下列的句子中統計看出:

當我很活躍的時候,我對虛空沒有什麼感覺(後天意識活躍,先天的就無法感受);
生話一緊張,我和虛空失去了聯繫;
為生話而驕傲就會拒絕虛空──(順利時);
我一會兒討厭虛空,一會兒又喜歡它(生活和事業順利時就討厭,不順利時就喜歡);
不承認虛空的人,從來沒體驗過真正的疲勞(不順時),
方迪教授說,人們體驗虛空的方式與程度是測量潛意識,焦慮的存在和逐漸消失的最佳尺度,經驗證明,人們對虛空的認識取決於:

天然(先天)稟賦,即人與虛空的關係,自然的心理物質關係(也包括慧根)。
直接與心理素質成正比(即道德修養),
可以喪失某一器官(如瞎子)。
也就是說人們在逆境中,不順利時,放鬆的條件下,容易與虛空相應。

愛氏正是在不順利中成長,讀書不順,工作不順,然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和討論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並自稱為奧林比亞科學院,充份地放鬆,這使愛氏取得了與虛空相應的最佳條件,虛空會給他相應和啟示。

參考資料
.愛因斯坦,應弗爾德合著《物理學的進化》
  二.王福山主編《現代物理學史》
.樂也曠《愛因斯坦的悼詞》南方週末2002/10/24
  四.廖自力《金剛經參同契》
  五.恩格斯《自然辨證法》
  六.李淼,郭俊峰《佛法精華》
  七.妙航《探索者》《修行者》
  八.鄭孝時《釋迦牟尼》
  九.明真《王鑲陸居士全集》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十一.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文章至此並未直接回答科學思維何以和佛學那麼默契?這個結語不夠盡意難劃句號。

我去寧波慧日禪寺時,在寺內卻見到了愛氏的絕世真言:完美的宗教應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個人化的神,無須死板的教條及教義,包含自然現象和精神領域,基於對一些自然和精神的事物的經驗而成一體,只有佛教才能符合這些條件。

愛氏認識到自然和心的統一是佛學的完美,這也是當今統一場論,已由致力大統一場論向超統一場論的理論研究的哲學基礎。

因此愛氏的科學思維與佛學已不僅僅是默契了。

  這段原文如下:

Perfect religion should be universal. It surpasses a man-created God. There are no rigid dogma and religious discipline. Including natural phenomenon and spiritual category and it should be based on experience towards some natural and spiritual subjects. Only Buddhism Can accord with all these condition and combine them into one.

Albert Einstein

  朋友:請聽!有一種呼之欲出,無聲之聲:我愛氏花了後半生四十年致力於統一場論,我認為宇宙間,場是唯一的存在。這個場是什麼?我找到了。是精神、是心(Spiritual),是佛性(Buddhism)。聽到沒有?要用聽,而不是用耳朵。  

 

 


文章出處http://www.awaker.org/a/yishikexue/yishikexue/2012/0220/4218.html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樹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他肯定一切的存在,都會隨著因緣而變化,既然是「非自己如此」,所以都是假、都是不實在,故稱是一種「空」的存在,這空不是完全沒有,而是一直隨著因緣而現出種種。

這樣的又空又有的「空」,就是中道。

因緣中道義告訴我們與真常系不同的幾點重要觀念:
一、空非存在的本體,而是存在的本性
二、空不生諸法,亦非從空出假,諸法乃由緣起
三、法性即緣起,非性遇緣生起諸相。故與性起說不同。
四、全體即用,用即全體,理事相即,非從體起用。

於是我們好好肯定一下,當下的這個生命,非有自性,是緣的化生,非由個本然而演變,不是獨立的個人,也非是本體的存在。

從這無自性言,龍樹又推論說:「一切,包括成佛或涅槃,皆如夢如幻,若有超過涅槃者,也仍是如夢如幻。」

凡是會變的,皆如影子、雲霧,皆無實體性,包括輪迴、涅槃,稱為「幻」。離幻後非另有實體,所以說是空無自性。空宗是不立本體的,不在生滅外另有不生不滅之法,因為生必由滅而有,滅必是指所生的滅。

若生不由滅,則滅也可不需有生而出現,如此則是自生或自滅,於是生一直生,滅一直滅,兩者完全無關連。生滅是緣起的相,不生不滅是緣起的性,兩者分不開,所以是統一而不相矛盾的。

生滅是即生即滅的空寂, 既無一法真實,所有存在的本體,包括生命,背後都是無住空寂,也是我們心的本來面目,卻又不可得。亦即「空亦不可得」,所以性相皆如夢如幻,所以心經前面講色空不二,後面就直說空中無色,空中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等。


文章出處

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626403/index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談論到「正確」,我對修行有些疑問,有很多的禪坐中心或寺院主張素食,有些不是,而素食者常責怪食者,但食者卻表示戒律裡並沒有反對吃肉。老師,那何者為正確的呢

 

  阿姜查:比如說:青蛙和膽,你認為它們相同嗎它們哪裡哪又不同是青蛙比膽好呢?還是膽蛙好

不吃肉比吃肉好嗎答案與正確的修行有密切的關係。

根據佛陀所謂正確的修行,是不論素或,一概不吃,這點你瞭解嗎

事實上,佛陀和他的弟子們所強調的是內在(精神上)的修為,不要執著任何事情,保持中立。佛陀不鼓勵人們吃素或吃肉,只教導我們要遵循戒律及修習佛法,他教我們不要執著善的或惡的事物,不去執著快樂或不快樂,他教我們要保持單純,對已擁有的和自我要感到滿足,他教的是,淡化一切事物。

「正見」是修行的心髓,有了正見便不會執著了,所以修行者能去掉煩惱。假使沒有正見,便會擇取善的事物,就像青蛙相反地,抓取惡的事物,就像膽,然而,擁有正見的修行人卻不會如此。

正見能使我們不執著善惡,所以你既不是青蛙,也不是膽

苦....來自於煩惱,唯有內在的智慧可以除去苦。因此,我們要小心謹慎,否則不是變成青蛙,就要變成膽

正確的修行是不執著一切,如果你要吃素,就去吃素如果為了生存要吃,也沒什麼好覺得罪惡的。無論你撿擇什麼,都保持正念而不執著。假使你要吃肉,不要因美味而吃,而要為了修行所需的體力而吃若吃素對你合適,就吃吧

但千萬別指責那些食肉者,也別以為你比他們好假使你這麼認為的話,你可比那些食肉者愚癡。你自己要認清楚,也要認知心,重點就是不執著任何事物。

 

  要認清自己很難。曾經有個外國的僧侶跟我住在一起,他是個謹慎、飽讀書籍、曾經精研經典,也很懂戒律的人,但當他和其他出家人一起修行時,卻不能夠專注在自己的修行上,因為他總是在檢閱別人的錯誤:有些人吃太快,有些則太慢有些人一次舀太多,有些則太少,所以一點也無法保持正念,在他的眼裡,沒有人是對的,錯全在別人,他幾乎快瘋了。

這就是認清自己有多難的地方,但認清自己仍是必要的。無論如何,吃素也好,不吃素也罷,都不要執著。

  所以,繼續修行,讓心在正道上接受訓練,如此一來,「正確的」會尾隨而來。因為有了正見的正確修行,苦會逐漸地減輕。

文章出處http://hk.myblog.yahoo.com/jw!b3am01KUEk.O74jrqQ--/article?mid=24920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釋從信比丘(摘錄自海潮音雜誌)


假使素食是居於慈悲心,素食是慈悲心的行為,凡是素食的人應都有
慈悲心,而且素食者每吃一餐素食便增長若干慈悲,縱然不增長慈悲
也應維持既有的慈悲心,使慈悲長存於心中,譬如健康飲食增長身高
,縱然不增長身高也應維持既有的高度,使生命越來越長壽。因此,
日日素食應日日增長慈悲,素食越久的人慈悲心也越來越真切。

從反面看,不素食的人就是沒有慈悲心,若是如此,應可明顯的比較
出來,素食者都比不素食者慈悲。

素食者敢自我肯定比非素食者有慈悲心嗎?素食者應自行檢視一下,
日日素食有沒有日日增長慈悲?有沒有比非素食的人慈悲?假使檢視
不出來,很明顯前述種種假設都不實際,假使檢視出來發現自己並沒
有日日素食日日增長慈悲,甚至不比非素食者慈悲,很顯然,素食和
慈悲是不相干的。若素食和慈悲毫不相干,卻向他人宣說素食居於慈
悲心,是慈悲的行為,是不是就是虛偽的自欺欺人?

為了檢視日日素食有沒有日日增長慈悲心,要當瞭解什麼叫做慈悲,
若瞭解慈悲的內容,自可隨時檢視自己慈悲心成長的現況。


慈悲心探索
大慈大悲是佛教徒掛在嘴邊,寫在臉上的句子,甚至以吃素表白慈悲
的行徑。可是,曾經有人問我,什麼叫做大慈大悲,我思索了一陣子
,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慚愧之餘,只好榶塞一番:「與眾生樂叫大慈
,拔眾生苦叫大悲。」這是通行的標準答案,但隨後我就陷入沈思中
,頻頻探索此問:

傳說中,釋迦牟尼佛千生捨命救度眾生,這是我們視為大慈大悲的典
範,久遠以來我們便標榜學習大慈大悲的菩薩行,學佛無不發大心效
法釋迦牟尼佛。

日日素食日日增長慈悲心的人應都有捨命去救度眾生的慈悲心,但我
長期素食卻很擔心遇到狀況必須捨命去救生,我不得不懷疑日日素食
究竟有沒有增長一些些慈悲心,也懷疑捨命救生的行為是否就叫做慈
悲行。

如果捨命救生是慈悲行是菩薩所當行,釋迦牟尼佛千生捨命救度眾生
後,應當再接再厲,再續宏願,為什麼呢?一命救一命,歷千生只救
了千命,還有無量無邊的苦難眾生等待救度。但釋迦牟尼佛出生於迦
毘羅衛國,並不以捨命救生的行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以如實知苦
集滅道四聖諦顯發十二因緣而成佛,很顯然,捨命救生未必符合大慈
大悲的精神,只是一死換得一活的義勇行為,若活過來的人不離苦得
樂,隨後又墮入苦厄中,而捨命救生之命已斷,已不能再度救度於他
,釋迦牟尼佛若生生世世光做此種義勇行為並無濟於與眾生樂拔眾生
苦。而且,捨命救生必須難行能行,還得時勢造英雄,有捨命救生的
狀況迫在眼前,除非特殊情境,一般人很難有捨命救生的機緣,若都
無此因緣豈非永不成就慈悲的菩薩行,永不成佛?由於捨命救生的行
為未必是慈悲行,而且可遇不可求,無法以捨命救生的義行來要求菩
薩必當行,是故也不必以此義行來檢視日日素食的人有沒有日日增長
此種慈悲心。

其次,學者為彰顯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的大慈大悲精神,無不挖空心思
比大誓願,似乎只要誓願大無比便是有大慈大悲心,將有大成就,於
是宣誓「眾生不盡誓不成佛」,竟不知永無實現的願只是過度膨脹自
我的虛妄語。

我們都未得度,但釋迦牟尼佛卻在我們亟待救度之前成佛,不止釋迦
牟尼佛如此,過去無量諸佛及十方一切諸佛,不待我們得度也都成佛
去了,並沒有任何一佛發願「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釋迦牟尼佛是歷
史上所承認的佛,以其不發空願所以在此世間成佛,此一史實便是對
學者所發「眾生不盡誓不成佛」的針砭,牛皮一刺即破。

事實上,一切眾生皆自度而得解脫,大慈大悲的菩薩頂多只能精勤做
飯請眾生吃,不能替代眾生飽食,若發心「眾生不盡誓不成佛」,自
己誓不成佛就是發誓永不被救度的眾生,使他人永不實現救度一切眾
生而後成佛的大願,彼此阻礙成佛,從此世間都沒有得度的人,也沒
有人成佛。

發菩提心發大願,往往只是宗教熱情的發露,尚不具實質的慈悲心,
我們不能以發大心為有慈悲心,也不能光以發心未退失,證明日日素
食日日增長慈悲心。

其次,學者為了彰顯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無不參與慈善事業,以為有
慈善的行為就是有慈悲心。其實慈善事業只是功德事業,有慈善的行
為未必有慈悲心。譬如為了婚姻,做生意,學業,升遷,建屋,治病
,喪亡,大做慈善功德事,都沒有慈悲心。又譬如賭彩券賺大錢,祈
願生小孩,還願的慈善行為也都沒有慈悲心。又譬如貪官,奸商,盜
賊,姦夫淫婦,為了求心安大做慈善事業,也都沒有慈悲心。又譬如
沽名釣譽之士也大做慈善事業,只是掛羊頭賣狗肉,也都沒有慈悲心
。又譬如為自己創造工作,也大做慈善事業,從事慷他人之慨的行事
也都沒有慈悲心。

台灣佛教界以為廣做慈善事業就是菩薩大慈大悲行,鼓勵學者留惑潤
生救拔眾生苦,呵責急於求證解脫樂的自了漢,卻無視於釋迦牟尼佛
出現世間,煩惱永盡無餘而成佛,應說已說,應度已度,並不留惑潤
生而入滅去了,世尊一生除了說法從未做救濟貧苦事業,也不鼓勵出
家人做慈善救濟行為,沒有人說世尊自了漢,也沒有人說世尊不慈悲


做慈善事業是在家人的菩薩行,而且任何人士任何宗教團體也都做善
事,慈善行為必有功德但未必有慈悲心,未必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為
什麼呢?眾生的苦源來自貪欲瞋恚愚癡,不來自貧病,若來自貧病鰥
寡孤獨,凡是不貧不病不鰥寡孤獨的人應都幸福快樂,應都無生老病
死苦。事實上,無論宗教信仰,無論富貴貧賤,無論學問高低,無論
健康殘廢,都不免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共患並非慈善事業所能救
度。是故我們不能以廣做慈善事業為大慈大悲菩薩行,也不能以做了
多少慈善行為證明日日素食日日增長慈悲心。


食肉的是與非
其次,學者為了彰顯與眾生樂拔眾生苦,不忍吃眾生肉,所以提倡素
食。但不吃魚和肉的人很多,理由也很多,未必居於慈悲心,也未必
有宗教信仰,譬如腸胃不適應肉食,譬如為了健康長壽,為了治病,
為了做功德,為了法會,為了還願,為了害怕下地獄,為了迷信,為
了修氣修脈。因此,我們不能光以不吃魚和肉的行為就斷定為有慈悲
心,有吃魚和肉的人就沒有慈悲心。

有慈悲心的人很多,如儒家學者,如道家行者,如基督徒,如其他慈
善團體的人,以及一般善良的人,他們都不素食,魚和肉是三餐的主
食,若說他們都是魔鬼,都沒有慈憫心,則是不智的謾罵,也已辱罵
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世尊及其出家在家弟子有素食則素食,有魚和
肉則肉食,五種正食可吃魚和肉,唯制不殺生(詳見四分律藥揵度)

有問,吃肉和殺生不是同罪嗎?
吃肉和殺生同罪時,是為了吃肉請他人殺生,因為教殺,是故吃肉和
殺生同罪。若吃不見為我殺,不聞為我殺,不疑為我殺的肉,所吃之
肉只是無生命而可食用的物質,吃三淨肉沒有殺生過,不和殺生同罪


有說,若沒有人吃肉,不會有人殺生,因此雖吃三淨肉也應和殺手同
罪。

若說「沒有人吃肉便不會有人殺生」,反過來說「若沒有人殺生便不
會有人吃肉」,即時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諍論中,這是混淆是非
,模糊因果之論調。事實上,因果絲毫不爽,殺命還命,吃肉還肉,
果報分明,殺生的人為賺錢,為祭祀,為仇恨,為凌弱,為消遣,為
吃肉,為迷信,等等而殺害眾生命,應自行負擔殺生之過,無由推卸
殺生之罪責要別人代受。而吃肉之人若不自殺不教殺,無殺心,也未
殺害眾生命,和殺生扯不上共犯之罪,戒律上無罪,於世間法律也無
罪。若強迫無罪之人受罪,世間法都認為惡法,佛法中豈有此等惡說
?世尊是無上士是智慧圓滿究竟的佛,不說混淆是非的話。若如楞伽
經楞嚴經梵網經中有不如法說,是外道夾雜的非法,其非法非律用世
間法律知識便輕易可辨正。

有問,即使吃肉不犯殺生過,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妹,吃肉如吃親屬
肉,肉食不斷大慈悲佛性種子嗎?

如前文說,若除去為吃肉而殺之外,每天都有為祭祀,為迷信,為還
願,為仇殺,為凌辱弱小,為消遣,為醫藥,為研究,為賺錢,等等
大量被殺害眾生肉之外,每天也都有大量眾生自行老死病死意外死之
肉,已死之眾生肉即是無情物。已死之眾生肉是地球上可資利用的食
用物質,已死之肉可供養異類眾生飽食滋命,了卻宿業,彼此互惠。
譬如人死,雖蓋棺葬於泥土中仍不免被諸小蟲食盡,彼畜生類吃人肉
並不犯殺業,同理可知,人吃已死畜生肉也不犯殺業。

若吃異類眾生肉,世尊說應如食子之肉,只為活命不應貪吃,吃肉應
如吃子肉想,即是居於大慈悲心,居於感恩之心。眾生若已死,死肉
是無情物,吃其肉做子肉想並非吃親屬肉,若真的是吃親屬肉,夫婦
行淫也即是和父母兄妹行淫。由於前世親屬因緣於今生不相續,夫妻
過去世縱然是父女母子關係,今生並不延續前生關係,只有恩怨因果
不昧,夫妻共相淫欲不是亂倫亂性,同理,吃眾生肉已不是親屬肉。
若硬要說吃肉是吃親屬肉,子女應孝養父母,應把一切畜生恭請回家
奉養孝敬,可知不如理說。

由於眾生已死之肉,尚有回饋地球眾生之價值,眾生彼此互惠,學者
若吃三淨肉,不犯殺罪,不犯輕垢罪,也不害慈悲心,也不斷大慈悲
種性,學者應有智慧明辨是非,不應被外道偽造的經律所害。

有說,楞嚴經中說,比丘所吃五淨肉是佛神力所化生,本無命根,並
非真肉食,末世眾生學佛不應食眾生肉,若食眾生肉非佛弟子,報終
必沉生死苦海。

此說不如理說,為什麼呢?若食眾生肉非佛弟子,報終必沉生死苦海
,世尊便不應以神力化生眾生肉令比丘貪吃肉味,也令末世眾生貪吃
肉味墮生死苦海。既然草菜不生,可以用神力化生為眾生肉,自也可
以化生為穀物蔬果給諸比丘食用,不此做,反而化生為眾生肉令比丘
貪吃,然後再以此辱罵諸比丘,顯然可見,這是歪纏的外道法假冒佛
說,是提婆達多破僧滅法的餘續(詳見四分律大正二十二冊五九四頁
)。

再說,世尊住世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單單世尊及其隨身眾千二
百五十人,在草菜不生的地方如何能得一日食呢?況九十六種外道也
日日要乞食。宗教活動熾盛,這是生活富裕的社會活動,一如台灣目
前的現況,各種宗教都受歡迎,印度當時並非「汝婆羅門地多蒸濕,
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有時因天災人禍,乞食困難,世尊並不許阿羅
漢以神力從他方世界取食物來給諸比丘食用,五分律卷第一:「我向
作是念,今此國中乞食難得,當與得神通者到鬱單越食自然粳米。佛
告目連:汝等可爾,凡夫比丘當如之何?目連白佛:我當以神力接之
。佛言:止止,汝雖有是神力,宿對因緣欲置何所?又奈將來諸凡夫
何?目連受教默然而止。」由文中所說可知,諸比丘素食也肉食,並
非肉食不可,即使世尊要神力化生食物也不必化生為眾生肉,何況世
尊不聽用神力左右宿業。彼楞嚴經中所說此段文句一無是處,只是外
道延續提婆達多破僧所說的言論,因為我們凡夫沒有智慧分別殺生和
肉食的分際,果如提婆達多之所願,破僧法也滅,佛教徒都用相似文
句來攻訐正法律,以訛傳訛,流傳至今,智者應自覺,大慈大悲心無
關吃不吃魚和肉,絕無食肉斷大慈悲種性及沉生死苦海的歪理。


素食仍不免殺生
植物非有情,卻也是生物,有其生命,若不愛惜植物的生命,其罪過
不下於殺有情生。四分律比丘戒九十波逸提法(61):「若比丘故殺
畜生命者波逸提」九十波逸提(11):「若比丘壞鬼神村波逸提」。
波逸提是小可悔罪,若比丘有殺心殺一畜生命便得一波逸提罪,殺一
牛或殺一蚊子同樣各得一波逸提罪。所謂「鬼神村」就是植物世界,
比丘若壞一片葉子便得一波逸提罪,摘十片葉子,其罪如殺十隻牛。
為什麼呢?

有些人發心做植物,有些人咀咒下生為植物,如世尊有一世生為檀香
樹,這種有情的植物屬於鬼神類。鬼神中有天,有阿修羅,有餓鬼。
但大部份的植物是無情生物,不論有情無情,植物往往有很多鬼神和
畜生依住,所以植物叫做鬼神村。

我們生活中所食用的穀類豆類,蔬菜,水果,即使沒有鬼神依住,必
有畜生類依住。農夫從翻土播種,施肥,灑水,採收,運送,直到主
婦採購,清洗,切煮,這過程中不知要死掉多少昆蟲,我們每吃一口
飯,一口蔬菜,一口水果,都背負很多生命被害的因緣。若說吃肉和
殺生同罪,吃飯吃菜吃水果都和殺生同罪,吃素所害的生命不下於吃
肉。但由於此說不如理說,只是外道故意設計令佛教徒生活不安穩不
快樂而說,學者若無殺心,吃肉無過,若無殺心吃素也無過。

是故飲食的重心要當不貪吃,無論素食肉食不過午食,知足常樂,少
吃則少害畜生命。飲食只為活命不為肥白長壽,佛教徒不可生吃肉類
,不可生吃蔬菜穀類和種子(如水果中的子),因為生物中仍有看不
見的生命,不吃生機,若出家人吃生菜生種子便得罪(見四分律藥揵
度),在家人則無此過。

由此而可知,我們也不可光從吃素不吃肉來檢視學者日日素食有沒有
日日增長慈悲心,我們還探索不出什麼叫做慈悲心。



護生未必有慈悲心
其次,學者為了彰顯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熱心從事護生事業,我們仔
細觀察護生行為,看不出護生行為有多少慈悲心,為什麼呢?

若為了平衡動物生態,往往只保護將要滅絕而稀有的畜生,卻理直氣
壯的殘殺過多的畜生,譬如台灣毒蛇,不小心被咬一口便可能斷命,
但台灣毒蛇日漸稀少,被立法保護,而台灣蚊子,若被咬一口,未必
生病,若生惡疾未必死亡,但台灣蚊子過多,卻立法消滅一切蚊子。
毒蛇和蚊子對人類都有害,護生者卻只保護毒蛇不保護蚊子,其護生
只為生態並非有慈悲心。

若為了憐憫動物被殘虐,卻無視敵國的人民被強姦被殺害。若為了憐
憫人類受天災人禍之苦厄,卻無視於自己國內的同胞受天災人禍之苦
厄。若為了憐憫同胞之苦難,卻無視於自家兄弟姊妹子女之苦難。置
同類同胞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於不顧,而四處奔走呼喊救度畜生,其護
生只是義行並非有慈悲心。

護生的人士往往只顧護生,不但未護生反而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譬
如我們為了美化環境,反而用人為破壞了自然美。動植物的生態是在
六季交替中變遷,是在弱肉強食中變遷,一種動植物的繁衍與滅絕,
有其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因緣,用人力干涉如同強國干涉他國的
內政,只見人類主宰欲膨脹而自討苦吃,不見人類的慈悲心。

若用主宰欲來護生,往往只顧發洩一己的情緒,無濟於護生的事業。
譬如我們看見婦人教訓小孩,便以己意強行干涉,竟不知母親正在教
育有偷竊行為的小孩。譬如我們看見監獄中受刑人不自由的生活,便
以己意強行干涉,竟無視於受刑人殘害了多少無辜。當我們看見畜生
被凌虐,便以己意強行干涉,竟無視於彼畜生的宿業,我們一意孤行
只想支配畜生的命運,宛如我就是上帝,於是買畜生來放生,呵責肉
食,呵責屠宰,譬如警察捉拿強盜,我們保護強盜,把強盜放走,呵
責警察,呵責法官。只顧與眾生樂而不顧拔眾生苦,畜生被放生了只
是逃得了一時,還得重行再受無邊的苦況,沒有真正達到護生的目的


而且,從事護生的動機也很複雜,有為沽名釣譽者,有為做功德者,
有為還願者,有為迷信者,護生的行為未必有慈悲心,因此,我們也
不能以護生的行為來評量學者日日素食有沒有日日增長慈悲心。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當中,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人是即身成佛。再要到了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才可算又是一尊即身成佛的 佛。在這個釋迦滅後,彌勒未來的中間,要再覓個即身成佛的,無論如何,亦是不可得的。即使世尊重來應世,亦無示現即身成佛的道理。 
——印光大師

◆佛法中絕無秘密不傳,亦非要口傳心授之事。外道邪徒,本無道理。以秘而不傳,誘人入彼道中。若公開不秘,則人皆知其陋劣,便無人依從 彼矣。 ——印光大師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來,或菩薩示現。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斷無說我是佛,是菩薩者。故楞嚴經雲,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 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印光大師

◆在佛教裏,絕對不能說自己是佛是菩薩,就是菩薩化身度生,亦不告訴人,要等到圓寂後,才透露真情。 ——宣化上人

◆常言我是活佛、菩薩再來,但不經修得,無修無證,撥無因果,豁達空。這都是大我慢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慚。經雲:“生無限勇 ,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劫,一念能越。〔受陰魔第二〕”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薩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先佛後佛,真佛假佛, 男佛女佛。〔想陰魔第二、第三〕。或言:我於前世,就是你尊師,你們都是我多生之弟子。或言:當時你們是我的妻子兄弟兒女,今來相度。

我等應同歸某極樂世界,供養某佛〔想陰魔第五〕。如是欺誑之言,淆亂視聽。難怪現世有那麼多阿彌陀佛再來,不然就是觀音菩薩化身,或大 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化身! ——宣化上人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並不是千變萬化、有求必應的神,也不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圓滿的覺悟者,是一位教導斷除煩惱方法的導師。

佛法是佛陀所教導的法,是斷除煩惱、滅盡諸苦的方法。後世將這些教導記錄成文,即成了佛經。猶如一個病人拿到了藥方,唯有去抓藥、吃藥才能治病;只知道捧著藥方讀誦卻不吃藥,疾病一輩子也甭想痊愈。同樣的,將經典奉為能免禍降福的靈丹妙藥、了生脫死的真言神咒,卻不肯依教奉行、依經實踐,煩惱永遠也不可能被斷除!

僧人是實踐與傳承佛陀教法的弟子,必須履行研習三藏、守持戒律、勤修止觀的義務(自利),肩負著傳續正法、勸導世人、教化社群的職責(利他)

僧人以其清淨的戒行、大眾的心靈導師和道德楷模而應受到社會的恭敬與尊重。僧人不是祭司、神漢,不是溝通神與人之間的中介,更不是逃避現實、不學無術、飽食終日的社會寄生蟲!假如一名南傳比丘吹噓能替人滅罪除障、消災延壽、超度亡靈,那只是自欺欺人的伎倆。

假如比丘依靠祭祀、念咒、算命、看相、占卜、驅邪等手段騙取信眾的錢財,被視為墮落、可恥的邪命(不正當的謀生方式)。

 

佛教自從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漢地,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了,佛教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一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身為華人,到底有幾位能夠清楚地解釋什麼是佛教呢?到底有多少位真正地認識佛陀的原本教法是怎麼樣的呢?

文章出處http://hk.myblog.yahoo.com/jw!b3am01KUEk.O74jrqQ--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能幫助世人趨吉避凶,即使泄漏天機,也是功德!豈會遭天譴?有些算命師,為了顏面又恐猜錯之時,常會用「天機不可泄露」之詞,保全自己!至於自稱泄露天機而遭天譴的人,其實是他欺騙世人所致!

  古今的算命書籍,都是作者的研究心得,並非完全正確!有些書籍甚至離譜!因此,誤導許多研究者。多數的算命師,只是閱讀算命書籍,缺乏印證,就四處算命!難免誤人誤己!若不能用簡單易懂的言詞算命,即是學藝不精!

悟數者 著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