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准備出家的初學少女,被喇嘛騙色的經過!


我發心盡我餘生全神貫注學習佛法,並准備出家。
在我發起出家的念頭後,在本地的佛法論壇結識一位願意為初學者解答疑難問題的居士,本地的 許多 居士也贊嘆他修行好,他還在當地租下一套小房子以供當地居士共修,因為自己也是初學,便很虛心的 向這位 居士學習,該居士聽說我要出家後,就跟我說,現在的寺廟不是修行的地方,說他去的寺廟多了,魚龍混雜,不清淨,也很少有修行的師父,說他自己修行10年,自認有很好的修持,說可以帶我一段路,就這樣,我很尊敬的收拾行李到了他出差的城市跟他學習。

到了這裡,第一天,他講到深夜,說他對佛法的理解。第二天,我找到租住的房子,他幫我搬東西。第三天開始,他中午晚上都來我這裡吃飯,費用都是我出並由我來做,但我沒有任何不滿,覺得他發慈悲心向我傳法,我感激還來不及呢。吃完晚飯,我們出去散布,他便開始捉我的手,前面幾天,我都拒絕,甚至生氣,覺得他很不懂得尊重別人,我是專心修行的,對於男女之事已沒有興趣,更何況他是有家室的人。再後來,他一再跟我說,讓我卸下枷鎖,然後就開始跟我介紹雙修,我開始很反感,因為也聽說過有些人騙色的,但他看起來還挺誠懇,不過我一直沒有妥協。

有一天,在他家裡講一部書,然後他跟我講,經過他10年的修行,他已經對經論圓通無礙,而且,他寫的一首詩被別人拿去給一位德高望重的活佛看,那個活佛說寫詩的人到了入地菩薩的境界。然後,他說,他看過了顯宗和密宗的經論,最後得出結論,世界根本就沒有鬼神之類的東西,也無所謂輪回和涅槃,全是忽悠()人的,說一切都是修行過程中心產生的幻覺,其實根本不存在,他還說得很肯定。我當時就很困惑,難道這麼多經論,佛陀只是為了讓人信佛的方便法門嗎?!佛陀會打妄語嗎?!我心裡無法認同他的說法,但是,忽然間,我似乎墮入了一種失落到覺得一切都沒意思的境界,就在這時,他趁機對我雙修。此時,我覺得一直信仰的宗教,一直崇敬的道理,難道都是假的嗎!身體又有什麼用,活著做什麼!對於他做什麼,我幾乎沒有感覺,也沒有反抗。

接下來,他繼續每天到我家吃飯,然後找機會雙修,開始,他聽我說雙修一定要做到不漏的(射精),他就不漏,可是才沒兩天,他就控制不住了,幾乎每次都漏,我開始產生反感,覺得根本不是雙修,是在縱欲!其實我對於他是很反感的,即便是凡夫心的淫欲,我也不會找他,他滿口臭氣,不講衛生,但我不得不承認,中間,我貪著過一時的快感。

另外,我本身是解脲支原體攜帶者(一種西醫發明的病名),醫生說正常人也可以攜帶此病菌,無症狀不算感染,不需要治療,在他要與我雙修時,我講這個情況告訴了他,也告訴他,如果他被感染,可能會間接感染給他妻子,後果很嚴重,我反復勸說他,他說無所謂,如果感染上,是他的業障,他相信佛菩薩的加持,我也鬼迷心竅,不知為什麼,居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默許了他所謂的雙修,一時忘記了自己攜帶的病菌。現在想起來,都悔恨萬分。



他的言行,總結如下:

讓我感動的:
1
、為傳揚佛法貢獻自己的力量,出資出力建立共修堂,為居士共修提供方便。
2
、很有耐心,不曾因為我對他的態度而惱怒,始終如一的態度。
3
、復印資料給我,並在上面耐心從頭到尾註釋。
4
、願意拿出自己所能拿出的東西來幫助我,雖然他也沒什麼,但是心意可嘉。
5
、傾其所有的把自己對佛學的理解告訴我。

6
、告訴我啟用,不被念頭牽著走,不對念頭進行好壞定義,不隨之去。

按:喇嘛們常用的手段就是叫你不要去分別善惡,然後說這才是覺悟的方法,這目的就是要你別去察覺喇嘛身上的貪財好色的惡習,這樣活佛喇嘛才好對妳下手,進行詐騙。

 至於前面五項所謂的好感,不過是為了要博得眾人的好感,才好下手騙財騙色,這樣懂了嗎?)

讓我反感的:
1
、不講究衛生,到處隨地吐痰,頻率極其高,平均每分鐘吐一次;手腳嚴重脫皮,不知是皮膚病還是什麼,他自己講吐痰和手腳的嚴重脫皮解釋為是在消業。

2
、在講解經書時,一手拿經書,一手撕腳皮,然後再來翻經書,讓我看不下去。

3
、不肯吃素,一面在講慈悲、菩提心,一面在一副享受的嘴臉在啃動物的皮肉,甚至在我家吃素時,都不肯放過室友本來自己吃的香腸,他都在沒經人允許的情況下忍不住去吃。他對此的解釋為,是為跟眾生結緣,但是我不理解,結緣能結到如此享受眾生之肉的美味嗎!而且,吃肉後,滿口惡臭,甚至渾身惡臭,連別人都掩鼻表示討厭。

4
、喝酒,並且每喝必醉,必失態,大聲喧嘩,我實在沒想通大修行者為了修行要喝酒嗎?喝酒不失態我也就當沒看到了,但是看到其喝酒後的不知輕重的樣子,實在不敢恭維。

5
、對於所有的我的煩惱,他都用與不隨念頭去來解答,對於初學者,我想需要學的不止這些吧?!

6
雙修,說不漏卻漏(射精),完全享受過程,實在看不出是在修行,除了開始的2次還告訴我中脈之類的,後面的幾乎完全是縱欲,並且不顧會帶給家人健康影響的病菌,一味堅持,我反復勸說都無用,甚至,我告訴他,我通過佛像掛件反正面的顯示,來請示蓮花生大士我們是否夠資格雙修,而顯示的是不可以的一面,他都說不用信,信他自己就好,我實在不理解。而我現在更悔恨自己當時怎麼了,好像鬼附身一樣不由自主,怎麼就順從了呢!

(按:是啊,被喇嘛雙修了,想逃可沒這麼容易!所以才要告訴天下女姓同胞,要遠離喇嘛,男女雙修是邪魔之法,根本就不是佛法,所以,不要去他們的廟裏求東求西,更不要把喇嘛給的東西帶回家或掛在身上,也不要喝他們的水或食物,不然這些邪魔怎麼能控制住妳呢?除非你是修行功力深厚之人,正知見夠,又心地清淨,福報又大,天龍護法神自然會保護妳。)

7
、一面在說他不在乎別人怎麼說,一面像做賊一樣跟我見面,實在很猥瑣。

8
、把他已經很自在了,掛在嘴邊,說他已經沒有煩惱,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就等待死亡的一刻的考驗了。

9
、沒有經過上師灌頂,他說他夢到了釋迦牟尼親自給他灌頂了,他每個脈打通時他都有做夢,夢到髒東西出來,說他現在想去找上師灌頂,其實灌頂沒什麼意義,也沒什麼好學的了,只是為了弘法有名分。

10
、他說他感覺到心性,像個頭發絲一樣在中脈游動。

11
、他曾經說過他去的寺廟多了,對寺廟非常了解,說寺廟不是修行的地方,但是後來有一次我問到一個很簡單的寺廟的問題,他居然說不知道,說他也很少去,怎麼知道,前後矛盾。

12
、一副成就者的樣子,好像他已經學到頂了。

13
、到我家吃飯,我辛苦准備的飯菜,他說我不用心,說青菜應該放水煮得很爛,怎麼可以是脆的,我說是為保持維生素,他說都是我自己瞎理解的,為此我實在抑制不住,我出錢出力,一大早去買菜,我自己吃飯都沒那麼麻煩,為了讓他吃好,我變著樣的做,他說我不用心。我心裡控制不住的想,他自己是農村習慣(:鄉下人衛生差的惡習),還去怪別人,可是我也自責,認為自己心量不夠。

14
、沒有家庭責任感,不顧病菌傳播,對家人健康的影響,執意去做,我實在不理解。

15
、無知,對於基本的醫學及生活常識都不懂,很幼稚和天真的以為都很安全,病菌都離他很遠。

我煩惱已久,雖然我早已終止與他所謂的雙修,但是每每想到他,我都滿心厭惡的感覺,同時,我也不斷的自省中,我的分別心、淨障、一時沒控制住的淫欲、嗔恨心,等等,那麼多的業障,快把我淹沒了,我試著想去以慈悲心去面對,可是多麼的乏力,我對其他的人與物,都能升起慈悲心,但是對於他,我厭惡的感覺更強烈,甚至想到他,我都想吐
(按:沒錯,但別上了當,吃大虧了,懷了喇嘛的下賤種,才開始想吐!應該一開始看到喇嘛的那副邪惡虛偽的嘴臉就要想吐,而且就吐在喇嘛的臉上!咳~呸!)

版主評論:

  事實上密宗(藏傳佛教或稱喇嘛教、西藏密宗)之雙身法並非佛法,活佛喇嘛所學的西藏密宗,絕非正統佛法,純粹是古印度性力派外道的修行方法,是一種崇尚淫欲的宗教,認為透過男女交媾的行為,是眾生生命源源不息的來源,故把淫欲當作是不生不滅的法。要知道,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佛法,是離欲的,是清淨無染的,任何提倡學佛可以吃肉行淫的,絕非是正統的佛教。主題中那位喇嘛活佛夢中所感應的境界,純粹是淫欲一類之色鬼,化現佛菩薩之形象以籠罩無知學人。

  至於有些密宗修行人常狡辯說:「雙身法不是一般人可以修的。」 這句話無疑是籠罩、胡弄他人!什麼叫作不是一般人修的?難道是聖人嗎?試問:聖人還須要行淫及性高潮嗎?聖人早就能離欲,心中也不想女人了,甚至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他所謂的「聖人」到底還「剩」下什麼沒斷的呢?為什麼還要用淫人妻女之亂倫行為,當作佛法中的修行呢? 且要知道,喇嘛教的「聖人」居然還需要把女人當工具,鐵杵磨成鏽花針,每天在床上修雙身法十六小時(八個時辰)。


當你心中還想要去找女人性交(雙修),這件事的「動機」即是意業染污種子,本身就是出於淫欲之心,接著下體又勃起與女根淫行交合,而成就身業染污種子之淫欲行為;何來神聖?何來清淨? 所以喇嘛教的雙身法,不管牠洩與不洩(射精),本身就不是清淨的染污黑法,而且透過不斷長時間淫行的薰習,只會加重男女愛欲性欲的習氣種子,以此染污之習氣種子,成就彼等未來世下墮鳥類畜牲道的業報種子,永遠不能解脫三界生死,反而是更加沉淪欲界生死的惡法。


若有人把這種淫欲之法當作成佛的修行方法,甚至強言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之法,即成就謗法惡業,以謗法者即是「出佛身血」故,犯五逆罪,未來捨報必定淪墮無間地獄中,純苦尤重,無有出期!

所以筆者認為:

  雙身法確實不是「一般人」可以修的法,那到底是誰修的嗎?當然是畜牲一類在修的法,也是是餓鬼、地獄眾生所修的法!筆者把話雖說得如此沉重難聽,但學密宗之人要能聽得進去,遠離西藏密宗,才能關閉三惡道之門。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以是為禱!

阿彌陀佛!

文章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kc4580455/13178335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兆祥





不斷有朋友、讀者、聽眾相問:周先生究竟你信甚麼教?你有宗教信仰嗎?一直覺得很難解釋、不想回答,因為三言兩語道不盡箇中實情,反而往往引起誤會引起不快。凡是要介紹尚未流行的範式(paradigm),總是困難重重的,正如向老外解釋食物「濕寒熱毒」,還不簡單呢。


可以講的是「輕舟已過萬重山」,但旅途上的九曲十三彎不乏辛酸苦楚,而此刻仍繼續在尋道的路上,享受著過程的樂趣,並且非常感恩。


當年,唸大學前後,入修院不成,隱約有個意念:做神父過一生,也許太容易了,恐怕天主另有安排,要在我身上下更大的注碼。


後來不久即明白到,原來每個人都要創立自己的宗教,而且窮一生精力去不斷完善它。


信別人的宗教,就好像吃別人的藥,同一處方通常不會適合兩個人。 40 年下來碰到不少朋友,正是大受糊塗信別人的宗教所累,蠻可憐的;奈何緣份未到,他們只好繼續吃苦頭。


今天,人家問我「你信甚麼教?」的話,我會回答:「人生那麼短,哪有時間去想這個問題。」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佛陀、問耶穌,他們會怎樣回答?說不定他們也有這個想法。


宗教是後人搞出來的「必需之惡」,往往跟教主在生時的精神相距十萬八千里。教主在自己的處境中找到了開悟、解說、超越的法門,跟有緣人分享一些心得,只此而已--


記得有個故事說某師傅與眾徒弟共飯,席間師傅忽然將桌上剛吃過的碎魚骨放到自己那碗飯裡,於是眾徒弟也照樣做,師傅又將一碟碟菜的汁倒入碗中,煞有介事地用手將飯、骨、汁混和,眾徒弟面面相覷、百思不得其解,也一個個模仿師傅的手勢照做了,下一步,師傅將兩匙羹的湯倒入飯中,大家又照做了,此時師傅心愛的花貓跳進師傅懷中,他將調理好的魚骨飯餵進牠口裡,眾徒弟一時不禁失笑,尷尬不已。


許多宗教都是模仿教主做當年對他有用但今天對大家毫無意義的事,還煞有介事地訂為禮儀,藉此賺取供養。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1003215/index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皇寶懺」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作的。緣起是皇后郗氏在往生後的數月,有一天梁武帝正要就寢時,聽聞外面有騷亂的聲音,於是出去一看,竟然是一條大蟒蛇,而且睜大眼睛望著他。這時候武帝大驚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對蛇說:「朕的宮殿嚴警,不是你們蛇所生之地,想必定你一定是妖孽。」蛇於是對武帝說:「我是你的皇后郗氏,妾因為生前喜歡爭寵,而常懷瞋心及嫉妒心,性情慘毒,損物害人,所以死後墮入蛇身。現在沒有飲食可吃,又沒有洞穴可以庇身,而且每一片鱗甲中有許多蟲在咬,真是痛苦萬分。由於深感皇帝平日對臣妾的厚愛,所以才敢顯現醜陋的形貌在您的面前,希望能祈求一些功德,脫離蟒蛇之身。」蛇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武帝將這個情形告訴誌公禪師,禪師對梁武帝說:「必須要禮佛懺悔才能洗滌罪業。」武帝於是請誌公禪師搜尋佛經,摘錄佛的名號,並且依佛經來撰寫懺悔文,總共寫成十卷。然後武帝就依照懺本為皇后禮拜懺悔,有一日,突然聞到異香遍滿室內,久久不散。武帝抬起頭來,看見有一個人,容儀端麗,對他說:「我是蟒蛇的後身,因為承蒙皇帝為我作功德,所以現在已經超生忉利天,今天特來致謝。」言畢就不見了。

從這樣的紀錄看起來,還真的是功德無量,神奇的不得了吧?但是,讓我們再看看佛門另一段最有名的「公案」,就是達摩祖師和梁武帝之間的對答 。西元527年,就是梁朝大通元年,菩提達摩從印度坐船來到中國。九月二十一日從廣州上岸,這時中國的梁武帝是個非常喜歡佛教的皇帝,十月一日,達摩受梁武帝之邀來到首都南京。
  

梁武帝問:「我自即位以來,供養佛僧,建造寺廟,抄寫佛經,這究竟有多大的功德?」

達摩說:「這根本沒有功德可言。你所說的只是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談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圓融純淨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

結果,梁武帝聽了非常不高興,就不願再和達摩談下去----

十月十九日,達摩自知與梁武帝法緣不合,就渡江到北魏去了。

之後,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終究沒有再理會梁武帝-------

想想看;如果連梁武帝一生崇信佛教,大舉供養佛僧,大肆建造寺廟,拼命抄寫佛經,自己還四度打算剃度出家,這樣都被達摩祖師認為「毫無功德」,那麼一個小小的「粱皇寶懺」又有什麼功德可言呢?

所以,如果,達摩祖師說的是真的(至少佛教界從來沒有人懷疑過達摩祖師這樣的說法吧?),那由於梁武帝為已故的皇后郗氏作了「粱皇寶懺」水陸法會,因此就能夠讓她脫去蛇身並且超生忉利天,那不只是神話,更是天大的謊話了。

當然在佛教中,類似這樣自相矛盾的事還多著呢,只不過,這事的重點在於如果連「粱皇寶懺」法會的本身都是謊話時,現今各地寺廟公開標價出售「總功德主」、「副功德主」、「壇主」、「副壇主」的作法, 試想又會有什麼「功德」呢?

我們來看看中國正史中對梁武帝的記載:

南朝時期,佛教鼎盛,信佛之風彌漫全國,由於戰爭頻仍,災禍、死亡隨時會降臨到人們頭上,人們惶惶不可終日。而佛教的因果報應之說,使人們得到慰藉,於是迅速傳播開來。梁武帝蕭衍在襄陽初起兵的時候,曾默許部下毀銅佛以鑄錢。但他稱帝之後,卻崇佛不移了。於是,大造寺廟、誦經許願之風席捲大江南北,佛教的傳播出現了空前盛況。

梁武帝,姓蕭名衍,字叔達,漢相蕭何二十四代孫。于西元502年代齊而立,建立梁朝。梁武帝原來信奉道教,但稱帝三年後,便下詔宣佈自己舍道事佛。並要求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等一起信奉佛教。從此,梁武帝遵照在家居士的戒律修行,禮佛頌經,吃素念佛,廣建佛寺,優待僧人,敕僧譯編佛教典籍。在其大力倡導之下,南朝佛教很快達到極盛,僅京城建康一處,寺院就多達五百餘所,僧尼十萬餘人。他親自敕建的寺院就有大愛敬、智度、光宇、解脫、開善、同泰等等。唐朝詩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寫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形象地描繪出南朝佛教的盛況。梁武帝本人也因大力弘揚佛法,『以佛化治國』,而被稱為:「皇帝菩薩」。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曾四次捨身同泰寺的故事。

同泰寺建于大通元年(西元527年),梁武帝幾乎每天早晚都要去該寺禮佛誦經,給全國臣民消災祝福。有一天他到同泰寺後沒有回宮。他對隨從說,他已決定捨身為僧,不打算再當皇帝了。可是國不可一日無主,群臣只好天天去寺裏懇求武帝回宮。結果梁武帝僅在寺院住了四天,便在大臣們的苦苦哀求下,回到了皇宮。

二年後,梁武帝第二次到同泰寺捨身事佛。按當時的風俗,只有用金錢才能贖身。大臣們集資一億錢,替武帝贖了身。

第三次是在西元546年,八十三歲的梁武帝再一次捨身。這一次更苦,他連自己、宮人、國土都佈施出去了,這一次大臣們用了兩億錢才把武帝贖了回來。

過了一年,也就是西元547年,梁武帝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捨身同泰寺。這一次他出家時間最長,共37天,文武大臣依例又用一億錢把他贖了出來。

據說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年),高僧寶志死後,梁武帝曾出20萬枚銅錢買下寶林寺前的獨龍阜埋葬他,還建了開善寺,墓上建有一座五層寶塔,塔頂嵌有從國外進口的無價琉璃珠寶,所以又名『玩珠塔』。527年,梁武帝在雞籠山創建同泰寺,並將寺的南門正對著宮城的北門,出入非常方便。寺裏共有六座大殿,十餘座小殿和佛堂,還有七層的大佛閣和九層的寶塔,供奉著非常壯麗的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等。據記載,這時僅京城建康周圍地區就有寺廟七百多所,後來有名可考的有226座之多,僧尼多達10萬。全國人口中,寺廟僧尼幾乎占了一半。他們不輸租、不納稅。此外,還有一大批養肥了的寺院地主和皇族世家,造成百姓的沈重負擔,把國家弄得山窮水盡。

這時,權臣侯景與蕭正德勾結乘機起兵,攻破台城,史稱『侯景之亂』。太清三年(549年)三月,台城被破時,侯景縱兵掠婦女珍寶,殘殺百姓。八十六歲的蕭衍被囚禁於台城淨居殿,據說,梁武帝病中嘴裏發苦,想吃蜜糖,侯景拒絕供應,蕭衍口喊「荷荷」而死。這就是梁武帝餓死台城的故事。

即使當時的史籍裡也記載了對於梁朝時代舉國迷信佛教的描述:
  『……家家齋戒,人人懺禮,不務農桑,空談彼岸。……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則皆畜養女,皆不貫人籍,天下戶口幾亡其半。而僧尼皆非法,養女皆服羅紈。』

這樣的描述不僅讓我們感到非常熟悉,不正是我們台灣的現況嗎;不僅同樣有著政治勢力對峙的情形,台灣民眾對於宗教的耽迷以及寺廟的窮極宏麗,各地辦法會次數的頻仍,規模之盛大,花費的驚人,即使在戶口上肯定也有類似的情形,因為台灣空有很好的戶籍制度,但是,有警察會去寺廟裡清查戶口嗎?如果真的有不識時務的警察敢去一些大廟裡徹底清查,保證可以找到一大堆失蹤人口;

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照規定,離家外出旅遊,住在飯店旅館都需要報臨時戶口,那麼幾年前在中部某大廟「突然」被偷偷摸摸剃度,又被窩藏起來的年輕僧尼,怎麼可能會讓一大群家長因為遍尋無著,找的呼天搶地,叫罵抗議呢,只要到所屬轄區的派出所查一下臨時戶口申報單,就知道有沒有藏身其中了,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答案不正和梁武帝時代一樣,因為這些寺廟裡的僧尼是根本不用去理會國法的,而警察單位明明知道有這種情形,也不敢去管,不能去管,否則不只是會被抨擊是干涉宗教自由,甚至還有可能被當成不識時務的祭品,因為別說小小的警員,連警政署長、法務部長、司法院長或者總統遇見這些佛教的大師都還要雙手合十,甚至為了選票,還要去頂禮請益呢?

但是,以古鑑今,梁武帝的例子不正好給了現今狂熱過度的社會風氣一記當頭棒喝嗎?如果台灣的社會大眾不能記取這樣的教訓,歷史的悲劇是會一再重演的。

至於「功德」--------梁武帝得到的「福報」是活活餓死!

那麼現今這些肯出一百萬,數十萬白花花鈔票的「總功德主」、「副功德主」、「壇主」、「副壇主」又會得到什麼樣的「福報」呢?』

-文章選自給孤獨林-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世間其他的一切事物一樣,感情只有在「因(付出的一方)緣(被關愛的一方)和合」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這是鐵定的事實。只有在我們和所關愛的對象有所接觸時,才會產生「感情」這種作用。


也許是在我們的腦海裡認識對方的影像時---我的「心」和他的「形象」接觸到了!也可能是在和對方見面時我的「視覺」和他的「相貌」接觸到了;或者是在聽到對方的聲音時我的「聽覺」和他的「聲音」接觸到了。總之,還是一句老話:就是當我們內具的思想和感官及感覺作用接觸到作為「外境」的對方時,方才有「感情」這種「產物」。



因此,無可避免的,作為一種因緣和合的「產物」,感情亦如其他事物一般,具有無常、變異的特性。這意味著,如果不能明白「感情」是無常、變易的事物,卻強要認為它是「常」而不變的,並且還以此為依據,緊緊地抓住這種觀念,想要使它變成事實使「感情」由「無常」變為「常」,那無異是自討苦吃的幻想!


然而這也並非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所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相互依存的關係、責任和義務,跑到深山野林中去藏躲起來,或者裝聾作啞,無視他人的疾苦,作一個自我封閉,對一切不聞不問的「活死人」。


雖然,我們可以將這種行為美其名為「不去執著無常的感情,以免自己及他人因為這種執著而生起痛苦」,甚至冠冕堂皇地宣布:「這是因為對無常有了深切的認識,才具有的大智慧。」說到底,卻只不過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愚痴暗昧的幼稚行為!



無常的現象起因於萬物為因緣和合的事實。人是群體生活的「社會性」動物,即使是遠離了人煙,躲入山林,也不能免除對其他事物的依靠而獨一生存。換句話說,也還是必須有「地方」可住、有「食物」可吃 ...... 對人久了,會產生感情;對一個地方久了,難道就不會產生依戀?這樣子的躲法,要躲到那裡去才可能免於與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產生聯繫?



我們說過:感情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聯繫,人際間的一種自然「產物」;感情實在並非製造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生起在於「執著」--- 一種期望永遠保留這種「聯繫」,使它「持續不變」的愚痴。這種執著起因於不認識世間無常的真相;一個真正認識無常、變易的法則的人,將會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理智,提醒自己不要陷入這種執著之中。



談到這裡,如果你要學會如何在無常中從容相愛的話,你至少必須具有這個概念:
感情是鐵定會改變的,但是這種「會改變」並不代表絕望,並非意味著你便有可能逃避或放棄。這正有如水會流動,並不代表在水面上航行的船隻一定會翻,因此不敢在水面上行船。



你需要做的是:學會駕駛船隻(感情),懂得在什麼情況之下,應該駛向那一個方向:如何掌舵,或者,如何划漿。

 

文章出處http://blog.yahoo.com/_T72KTSW6B5NJ3BN64AILBOMT4Q/articles/587451/index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劍舞2_~1  

    劍法之要,首在煉己,所謂的煉己,就是鍛煉身體各肌肉和神經,使之達到修煉劍術的最基本的肉體要求,同時讓修煉者通過這種鍛煉,來獲知人體的自然極限——從而得知人體的普遍規律,你是如此,敵人也自如此,如此才有技藝的本原,所謂的技巧,無非是就是針對肉體的規律而設制.
    劍法之要,其次在煉意,這煉意,不是玩心性,一悟之類根本在這個階段沒有用,這種煉意,更在於心到手到二字,一般最好的方法,就是砍竹刺香,砍竹刺香時,心定神明,等砍了萬竹,一劍砍去,竹斷之處,光滑無絲,或者一劍刺過,香火而熄,而香絲不斷,這使精氣神,以及肉體神經意志在這一瞬間聯合起來,所以運轉時,爆發宛然雷霆炸開。
這二個階段成了,再結合具體技巧,針對人體的種種弱點和要害,而形成千錘百煉的殺人技藝,如是修煉有成,持劍入普通人,可拔劍就殺人,普通人斷無幸理,連抵抗之力也沒有。
    劍術本是殺人之術,但是不養生,殺人又損己,日後數千年,修劍者將其系統化,不但同時具備養身之效,更重要的是,通過精氣神的鍛煉,發覺了劍種這一說。劍仙之初,在於劍種《野狐志異》中,描寫劍客之鞘,半夜,夜叉來襲,忽有物裂篋而出,耀若匹練,觸折窗上石欞,焱然一射,即遽斂入,宛如電滅,明朝一看,鬼物已化為清水.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煩惱無量無邊,而且千奇百怪。甚至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衍生出許許多多過去聞所未聞的文明病。

佛陀說眾生的煩惱起因於慾望及渴求,人類的慾望真的是五花八門,也因此編織出苦樂參雜的百味人生。從本篇經文中我們可以發現佛陀真的非常洞悉人性,譬如佛陀就非常不看好老少配,畢竟年紀條件差異過大,只會滋生猜疑與嫉妒,終日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毫無安樂可言。

本篇經文是一位天神前來求教於佛陀何謂「負處」。這裡所謂的「負處」係指痛苦的深淵,佛陀一一指出許多人性的弱點是導致沈淪於痛苦深淵的因緣,非常地發人深省。

選譯於北傳《雜阿含經》第一二七九篇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西元2007/4/21 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時佛陀仍住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有一天晚上,有一位容貌絕色的天神前來拜訪佛陀。他向佛陀頂禮後,便退坐在一旁,他身上所散發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林。

天神問佛陀:「請問世尊,是什麼原因導致眾生沈淪於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

世尊回答:「不論是向上提昇或向下沈淪,都很容易分辨。」

「只要是選擇會導向快樂之路就是向上提昇,而做出毀滅自己及他人的惡行就是向下沈淪。」

「譬如喜歡結交惡友,遠離善友,甚至與善友產生怨結,就是沈淪於痛苦深淵的原因。」

「總喜歡跟不善之人來往,看到善人反而生起憎惡,喜歡邪惡與不義之事,不喜歡良善與真理,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商人在從事交易的時候不誠實,以斗秤斤兩詐欺於消費者,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喜歡賭博或耽溺於嗜酒,喜歡遊盪,迷戀女色,浪費財物,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女人行為不檢,捨棄自己的丈夫而紅杏出牆;或者男子色心放蕩,拋棄家妻而外遇。因以上的惡行導致家庭破裂,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不論是老妻配少夫,或老夫得少妻,這種組合必定缺乏信任,內心常懷猜疑與嫉妒,導致睡臥不安,毫無幸福快樂可言,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平時貪睡,好逸惡勞,懶墮又脾氣壞,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有錢的時候喜歡宴客,酒食奢華不節,耗費金錢財物,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不衡量自己的實力及財力,貪心不足蛇吞象,總是痴心妄想追逐權勢,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崇尚名牌,貪求物質享受,拜金又沈迷於物慾,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接受他人豐盛的美食招待,卻慳惜自己的財物,不懂得禮尚往來回報對方,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當沙門及婆羅門等修行人前來化緣,卻慳惜財物不肯佈施,反而訶責辱罵對方,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當父母年紀老邁,明明有錢卻不及時奉養,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對父母及兄弟,搥打及罵辱,毫無尊卑倫理,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對佛陀及其聖弟子,不論是在家或出家,只要毀呰不恭敬,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明知自己不是聖人,卻妄稱自己是聖人,這種人就是世間賊,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以上都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我就我所知所見而說,猶如嶮怖的道路,聰明的人都應當遠避。」

這位天神聽到佛陀以上所說的法,解除了疑惑,非常的歡喜,頂禮佛足後,即消失不見。

 

 

 

文章出處--http://www.charity.idv.tw/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多年前看星爺的《齊天大聖東、西遊記》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喜劇,影片裡有很多經典搞笑的臺詞。但十多年之後當你在回頭看這部影片的時候你還是否覺得它只是一部喜劇?還記得影片最後那一句臺詞:「他好像一條狗啊!」現在當你再回味這句話的時候可能看到的就是一種人生哲學。

生活中,我們好像都被一隻無形的大手壓著踹不過氣來,那些無憂無慮的生活去哪裡了?當至尊寶套上緊箍咒的時候他內心是萬般無奈,可是為了某個人某些事,他不得不這樣做。在這之前,至尊寶是孫悟空的不羈,瀟灑,對人生的態度。但當有了壓迫,以及那些必須面對的事情時,至尊寶也無奈了,他不得不套上這個枷鎖。

你喜歡斧頭幫幫主至尊寶,還是喜歡齊天大聖孫悟空?答案一定是至尊寶。至尊寶放蕩不羈,無拘無絆,但敢愛敢恨,純真可愛。 那麼你又仰慕誰?誰是英雄? 其實從至尊寶到孫悟空的蛻變,正是反應了一個從男孩到男人的心路歷程。這才正是讓大家傷心的事情:至尊寶已經死了。

唐僧又是誰?我們是不是想起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前輩。哪一個男孩沒有經歷過他們的諄諄教導,又有哪一個男孩沒有產生過一種強烈的逆反心理,沒有反抗。但是,當男孩成熟變成男人之後,都會由衷地感謝他們的教誨,或者後悔沒有聽他們的話。

紫霞仙子是那種令每一個男人傾心的女人,她對自己的意中人要求不高,但即使要求不高,你對比自己做到了嗎?至尊寶做到了,不過最後代價卻是失去.....其實,紫霞仙子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女人形象,她的要求就代表了女人對男人的要求。

牛魔王又是誰?他代表了這世界上一種無形的力量,他奪走了紫霞,奪走了晶晶,也奪走了至尊寶的快樂。這種力量使至尊寶和他代表的男人們失去了往日的伊甸園,要想找回昔日的快樂,就必須戰勝他。

牛魔王的出現,讓至尊寶再也不能享受往日無憂的時光。他要找回心愛的晶晶,也要奪回更加深愛的紫霞。他曾一度寄望於月光寶盒——它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至尊寶避開同牛魔王直接交鋒而獲得自己想要的。其實,每一個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幻想,但是面對無情的現實,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滅。直到最後至尊寶終於醒悟,靠月光寶盒不行,至尊寶更是沒有那個本事,只有成為孫悟空,只有戴上那個金剛圈,他才有能力同牛魔王一較高下。
  
這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你想要得到嗎?那麼好吧,你先放棄吧。你必須做出選擇:如果選擇當至尊寶,那麼快樂總是很短暫;選擇當孫悟空,你就要忍受無盡的痛苦。這世界的規則好像是牛魔王制定的,十分的惡毒。在規則面前,那段「一萬年的對白」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只能成為一個男孩蛻變成男人時留在心底最深的傷痛。
或許唐僧說話的方式從來就沒有變過,只是在至尊寶醒悟的前後聽來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那麼至尊寶是自覺自願的醒悟嗎?不,他並不願意,但是他必須拯救紫霞,必須化解人間的恨,他別無選擇。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 雖然成為了齊天大聖,成了大英雄,但他對自己的生存狀態極度不滿。影片最後,齊天大聖將他心中殘存的至尊寶影子幻化作一位夕陽武士,在對現實世界徹底失望後,只能構造一個虛幻的想像來了卻這樁心願,並借武士的口說出:「他好像一條狗啊!」,一種自嘲,表達了對自己生存狀態的不滿,活得好像是一條狗一樣。欸!一個男人的悲愴和無奈。

齊天大聖就這樣落寂的扛著棍子走了,紫霞好像已經知道:這個才是剛才和她講「我一輩子都不會離開這裡。我愛你!」的那個人,這個才是說過要愛她一萬年的那個人。可無奈的是齊天大聖已經不是至尊寶,紫霞也不再是那個紫霞仙子。

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快樂、愛情、悲傷等等,當你再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又看懂了什麼?

 

文章出處http://ck1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18231






廷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